对于未来中国建筑事务所的发展,业内人士非常乐观。大家认为,未来中国建筑事务所会越办越好,而且民营建筑事务所将会成为市场上的主力军。现在,民营企业也开始在资产结构的重组、股份化改革等方面进行尝试。“从总体上来说,国有部分会越来越少,私有的部分会越来越多”。
现在越来越融合了,体制不再是分隔机构的一堵墙。从建筑事务所的规模上来讲,大型私营建筑事务所的出现,与大院一起,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从这一点来看,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距不再那么明显。
此外,从创作机制上来看,大院下属的工作室与民营建筑事务所几乎没有任何差别,都由一位知名建筑师带领整个团队做项目,比较自由灵活。
虽然可以将国内建筑事务所划分为几大类型,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合作,有着紧密的利益联系。
而国内大院、民营建筑事务所在设计水平、对建筑整个过程的控制水平等方面也越来越接近国际标准。因此,无论是体制内外还是境内外,都须面对、适应市场的发展,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未来中国建筑事务所会越办越好
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建筑事务所
在设计水平提高的同时竞争更加激烈
境外建筑事务所基本上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最大的200家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中,目前已有约70%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开展有业务活动。
境外设计机构进入中国,一方面提升了设计水平,另一方面使得高端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国内高端市场上的项目前期方案竞标中,很多项目被境外设计机构收入囊中,如上海中心的设计者便是美国GENSLER(莱斯乐)建筑设计所。
高端市场上的占据者
事实上,境外建筑事务所一进入中国,就占据了一定量的中国建筑设计的高端市场。在建筑数量和投资都非常密集的上海和北京市场上,绝大多数超高层建筑均出自海外建筑师之手。
日前刚刚完成北京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好评。5月下旬,吴良镛院士、关肇邺院士、李道增院士、何镜堂院士、郭明卓大师、黄星元大师等众多国内设计界的泰斗在参观国家博物馆之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业主也给出了“非常好用”的评价。
德国gmp建筑事务所中国总代表兼合伙人吴蔚向记者表示,目前德国gmp在中国有超过80个项目,已成为发展最稳健、最成功的境外事务所之一。10年间,他们参与设计了国家博物馆、深圳会展中心、青岛大剧院、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心等诸多大型且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

境外设计公司在中国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
更多的洋事务所进入中国
在过去的10年里,对境外建筑事务所而言,国内的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企业愿意境外设计机构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境外设计公司在中国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
“坦率地讲,德国gmp目前在国内的形势比四五年前更加严峻了。”吴蔚表示。一方面,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建筑事务所越来越多。比如前几年,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在中国主要是接受直接委托,很少参与投标和竞赛。而现在,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开始在中国参与更多的项目,甚至包括一些不是那么重大的项目。
竞争激烈但不惧怕威胁
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设计公司、设计院通过过去十几年的锻炼以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自身设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建筑师或建筑事务所随之涌现而出。
不过吴蔚表示,它们对德国gmp目前还不构成威胁。从国外学成回国的建筑师也组建了一批“海龟”事务所,为中国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们同样没有构成大的威胁。
在吴蔚看来,德国gmp最大的竞争来自于国际同行和国内几个大的设计院。不过,在这种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德国gmp的业绩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一年比一年更好。“虽然没有出现跳跃性的增长,但一直在稳健地增长”。

高校教师创办的个人工作室学术背景强
成长的新机构
高校教师创办的个人工作室学术背景强
在大院、民营建筑事务所、境外建筑事务所几大阵营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些无法归类的设计机构,例如一些高校教师创办的个人工作室、体制内机构与体制外的事务联合建设的设计研究中心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认为,大学教师的工作室属于是一个特殊类型。这类工作室是学校企业集团下属的设计企业。不过,与其他设计事务所及设计公司不同的是,除了做建筑设计外,这类工作室还要承担教学和研究工作。“项目设计是建立在学术研究之上的,因而具有非常强的学术背景”。
徐卫国的工作室属于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下属的设计企业。他说,工作室不仅设计项目,还搞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此外还有大学的教学工作。
“这种工作室与设计院是不一样的,更多的设计作品是基于学术研究,把设计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它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徐卫国表示。
徐卫国的工作室于2001年成立,现在成员有20人左右。工作室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主要进行参数化的设计研究,研究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创作潜力,然后再把研究结果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
据徐卫国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玲珑塔接待厅的室内设计项目,完全应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河北廊坊的时尚中心是国内最早运用参数化技术设计出施工图纸的项目。
事实上,国内与徐卫国工作室类似的工作室还有很多,清华大学的李晓东、南京大学的张雷、同济大学的袁烽都以自己的名义开办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