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大殿其实是“歪殿”——探寻保国寺千年不坏之谜
发布时间: 2012-08-14   来源:网友瑪奇朵投稿 

(图片来源:互联网)

浙江宁波保国寺名闻遐迩,是以其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而令人叹为观止。保国寺最初由山门、天王殿等建筑组成。现存大雄宝殿(或称无梁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一0一三),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在建筑学上,保国寺的地位甚至不亚于北京故宫。

保国寺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成千古之谜

在我国干燥的北方,有上千年历史的名刹古寺并不少见,但在潮湿多雨、还经常有台风等光顾的江南,木结构的殿宇建筑能完整保存上千年则绝非易事,位于宁波的保国寺却做到了这一点。

在建筑学上,保国寺的地位甚至不亚于北京故宫。但在当地百姓眼中,它还有更为神奇之处,那就是以大殿木结构为主的建筑里,虽然历经了千年,殿宇的木质柱梁却总是不腐不裂不蛀。在别的古寺中经常能见到的鸟窝、灰尘、蜘蛛网,在这里却很难见到,甚至因此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近日,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了解到,保国寺目前正在安装一套监控系统,即通过在各角落安装与电脑连接的监测设备,对保国寺大殿内各角落的温度、湿度、结构的变形与倾斜、沉降等,进行24小时的监测。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告诉记者,通过这套监测系统,不仅使保国寺大殿木结构建筑的保护更有针对性,而且还可能从大殿环境、结构和材料等多方面对保国寺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的千古之谜作个解答。

(图片来源:互联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认为,民间流传不可尽信

1954年8月,三个正处于暑期实习的学生偶然发现了这个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榫卯木结构和穹顶建筑,1961年,保国寺被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告诉记者,从1984年起,她就曾去保国寺做过考察,当时只是感觉这个大殿特别空,没有什么封堵阻碍的结构,风可以很轻易地吹进来,又吹出去;在考察过程中,的确也没有发现有鸟栖息过的痕迹,也没见有什么蜘蛛网。

不过,她认为,那些所谓的“谜团”多为民间流传,也不可尽信。比如这里的木头是没有虫蛀的,但他们在考察时就发现有些木头还是长了白蚁,钻了洞,一些地方也有些许灰尘的。当然,虫蛀木梁的现象不算多,但灰尘总体上来说也少。

保国寺的历史价值及其不解之谜,主要还在于其独特的建筑构造上。郭黛姮说,保国寺是典型的宋代木结构建筑,在宋代出版的我国最早的建筑学规范性书籍《营造法式》里,就借鉴了很多保国寺的建造经验,正是因为其独特构造,才能使其在多雨潮湿、台风频繁的江南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

据了解,保国寺大殿呈一个纵向的长方形,整个大殿显得既长且空,全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全凭精巧的榫卯使斗拱层层相衔,就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了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

另外,保国寺大殿外表看起来像是没有大梁支撑的,其实它是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因在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这种做法可能也让鸟雀少了些栖息之所。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