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不务正业”建筑师  > 正文
吴家骅:把一股子率性融入水墨与建筑
发布时间: 2010-03-22   来源:网友Lady_Mcbeth投稿 

“建筑设计师你凭什么把某个项目的成果揽在自己一个人头上?狗屁!现在的建筑设计哪个不是一帮人一个团队在做,你凭什么都说成是自己的成果。”开创了中国环境艺术教育的深圳建筑界老前辈吴家骅的率性而为。当这位敢于剖析自身存在“好色”等缺点的建筑学者把一股子率性融入水墨时,则又凝结成与传统文人画意趣脉络相通的洒脱与写意。由深圳画院举办的“吴家骅山水展”呈现的不仅是一个建筑学者的水墨探索,更是一位率性老人的笔墨人生。

2010年3月9日,深圳著名建筑师吴家骅的60余幅山水画作在深圳画院陈列馆展出。在深圳画院举办的展览开幕式上,这位建筑学家的山水画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界、设计界的专家学者前往观看,包括“大写意”、“小写意”、“习作”三个系列的作品,尽显艺术跨界的魅力。据悉,这些作品都是吴家骅2009年的新作,展览将持续至29日结束。

吴家骅是深圳建筑界的老前辈,深圳东门老街环境设计、深南大道环境设计改造、深圳龙华中心区城市设计等都是其建筑设计及理论的实践。同时,他也是国内建筑界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他开创了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又致力于建筑设计实践,代表作有大禹祠、海瑞庙、王羲之故里、南昌大学等。他曾就读于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并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博士学位。所编写的《环境设计史纲》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环境设计史书。1997年起担任深圳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

吴家骅在设计中强调平常心、追求完美,并将设计工作看成愉悦身心的事情。近年他还将这份自在的感觉以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独具一格。他强调,中国艺术与建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中国绘画、书法的章法、笔法具有天然的构造能力,可惜现在搞艺术的人和搞建筑的人均对此没有认识。

无关功名,仅凭爱好,吴家骅一生习字临画不辍,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位艺术家,也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所谓的艺术品,他仅仅是为了在书、写、画中体会毛笔、水墨、宣纸带来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意趣。用吴家骅自己的话说,就是:“以书画为营生对于我来讲是不可能的,但是,让我业余地去搞美术同样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个性使然的道理。做一个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件幸运的事,中国人讲究书画同源,有支毛笔,有点墨就可以又写又画,其文人生涯就开始了。”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