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朱涛:游必有方
发布时间: 2013-09-23   来源:网友深蓝气球投稿  转载自:香港大学建筑学教授 

建筑评论家朱涛

我们反对商业化的建筑旅游(tour),倡导真正的建筑旅行(travel)。

真正的建筑旅行者以谦恭的脚步丈量建筑和基地,以敏锐的感官体验空间环境,以开放的心灵与空间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对话。他在旅行中体验文化,他在旅行中感悟建筑,他在旅行中更新自我——他是一个学习者。

回顾建筑史,很多杰出建筑师,无论是辛克尔、阿尔托,还是柯布西耶、安藤忠雄,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建筑旅行,实现自身的蜕变。在遗迹中、古物中、聚落中,他们发现了文化的源泉、空间的诗意、建筑形式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受此启发,他们逐渐提炼出自己的独特、有力的建筑语言。

建筑旅行也是整体上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1754年苏格兰建筑师亚当斯的泛欧之旅,为英国带回丰富的古典文明知识,革命性地改变了英国人的建筑品味,为欧洲“壮游”(Grand Tour)传统贡献了一大亮点。1911年柯布西耶的“东方之旅”,逆欧洲传统的“壮游”路线而行,从中欧一路向东,直抵土耳其,再过海“回”到希腊,最后向北到意大利。他将所到之处分为三类:文化、民俗、工业。正是这三大资源——古典和民间传统,以及当代新技术,在他的思想中汇聚在起来,有力推动了192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1950-60年间,荷兰建筑师凡·艾克多次去非洲,观察当地居民的聚落,以批判当时现代主义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上日趋机械化的倾向。1968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和合伙人斯哥特·布朗带领学生们去拉斯维加斯,在那些学院派嗤之以鼻的商业建筑中,发现了大众文化和象征主义的力量,为建筑学注入了新能量……关于中国建筑史研究,我们不得不提1930年代,梁思成及其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在华北地区频繁展开田野考察,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先河。同样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抗战爆发,他们被迫逃亡西南。他们的悲惨旅程同时也成为一种另类的“壮游”,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使他们意识到中国建筑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丰富性。

总之,建筑旅行,曾塑造出一批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学者,推动了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在今天,学院建筑教育日趋抽象,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文化视野狭窄、心灵枯竭的职业工作者。而在另一方面,全球兴盛的旅游工业,正在以日益商业化、均质化的旅游吞噬原初意义上的旅行。游客们在交通能力日渐发达的同时,愈发丧失个人对建筑文化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可以在全球的空中飞行,却失去了在地面行走的能力。

有方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旅行主题和路线,鼓励大家开展真正的建筑旅行,重新振兴建筑旅行文化,重建行走中的建筑学。

让我们走出书斋,走出办公室,走出心灵的牢笼,走向真正的建筑,走向真正的建筑学!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