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百年南洞古村拆成残垣断壁(图)
发布时间: 2010-06-13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正在消失的记忆让人痛心

在笔者快结束拜访时,方先生依然在残垣断壁间徘徊,偶尔弯下腰摸摸堆积在地上的青砖碎瓦。“虽然这片并不是保护民居,但是就这么说拆就拆了,总是觉得很不舍。”他无奈地说道,这一片古民居的拆除,是为了能够腾出地来,建造新的楼房。

据了解,在2005年11月公布的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上提出,在未来5年内,将拆除重建20%左右的城中村,融合城市及城中村。方先生担心,像南洞古村这样的既未列入保护计划,自身又存在一定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及建筑,将成为牺牲品,彻底消失在深圳的记忆当中。

他认为,总体来说,沙井的文物保护措施还是相当完善的,江氏大宗漪、龙津古塔等古迹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这些没有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深圳的文化保护应重在细节,重在保护。”他说,沙井的古风几乎全在城中村里,保护有价值的城中村,就是保护文化。

小档案

位于沙井街道黄埔南洞村的南洞古村落形成于清朝,当年曾氏族人从河南迁至沙井,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一处繁华的村落,最高峰时拥有上百栋民居,同时包括宗祠、家塾等建筑,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他山之石

观澜版画村

改造获新生

距离南洞古村不太远的观澜版画村原本也只是一个渐渐被人遗忘的古村落,在未开发前,一批清末民初的古民居被低价出租给外来者,因此也对这些古建筑造成了相当的损害。而宝安区文物专家在普查乡间文物时发现:观澜街道大水田村有约212栋清末民初的旧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还曾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近代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陈烟桥的故里。

宝安区政府部门得悉这一信息后,当即派专家对这个古村落进行考查和鉴定,经过研究,确定要对这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加以保护和利用,以其为依托打造一个中国原创版画基地,并被作为宝安区文化产业一项重点项目列入政府规划。经过长期投入与建设,这些古民居不但没被拆除,反而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国际艺术家村。从2006年起,百余位国际版画家先后入驻观澜版画村,而30余家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也在这一情况下进驻。

有了政府的支持和明确的发展目的,观澜版画村先后举办了第三届文博会观澜版画双年展,以及承办了第四届文博会分会场,本月13日,观澜版画村也将迎来文博会的观澜版画村展场。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