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上海:四种模式改造老城区
发布时间: 2010-07-0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田子坊街景

媒体从上海市房地局了解到,目前,上海共有历史文化风貌区44片,其中中心城区12片,占地约27平方公里;优秀历史建筑632处,建筑面积约420万平方米。此外,上海1949年前建成的花园洋房、新式里弄、旧式里弄和老式公寓等建筑共1200万平方米,目前还没有纳入保护范围的都处于保留状态。

上海老式建筑的代表——石库门建筑就广泛保存在这些老城区中,其保护及开发已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上海市房地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对石库门建筑的历史街区、老建筑主要采取4种模式进行发掘、保护、传承及开发,注重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结合,使两者有机融为一体。

模式一:商业开发模式,代表“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2001年,由香港瑞安集团和上海复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约1.5亿美元,依照“整旧如旧、保护历史、文化兴市”的思路,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改造成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走进新天地,中老年人感到很怀旧,年轻人则觉得很时尚,外国人感到它很“中国”,成为沪上休闲文化有品位的消费场所。

模式二:城市更新模式,代表“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上海泰康路210弄,是典型的弄堂、工厂混杂的城市街坊。曾有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6家工厂在此生产。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和城市产业结构性调整,厂房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闲置。1998年,上海艺术家陈逸飞、尔东强等人在此设置工作室后,田子坊开始脱胎换骨。1999年改称“田子坊”。今天这里已经聚集了来自18个国家160家企业,已被视为上海的“SOHO”,视觉艺术的“硅谷”、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

模式三:原生态的保护模式,代表“步高里”

位于陕西南路的“步高里”建于1930年,为典型的石库门旧式里弄住宅群。年轻的巴金曾在步高里52号构思创作。2007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对“步高里”进行了保护与修缮工作外,又对相应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增设卫生设施、清水红砖外墙修复、安装消防喷淋、调换公用部位电线、修复大门牌楼等。改造后,步高里采取了原生态的保护模式,其建筑风格及街区风貌不变,居住功能也不改变,适当开发里弄文化旅游。

模式四:纪念馆保护模式,代表“‘中共’一大会址”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建于1920年,为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1951年,经勘查确认后辟为纪念馆。

包括卢湾区田子坊指挥部张政之在内到过中华巴洛克的一些上海人士认为,田子坊的城市更新模式最适合哈市借鉴——老城区改造是否成功要看其是不是还有人气,田子坊留住了世代住在这里的原住民,留住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从事者,就留住了历史街区的“人味”;同时,吸纳融合时尚新元素,从多层次满足了游人对文化的渴求和实际消费需要,符合“人情”。这样有“人味”,有“人情”的地方,自然也就有“人气”。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