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规划到底应该怎么搞
发布时间: 2010-12-01   来源:畅言网archcy  转载自: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想城市规划是干什么的,该怎么搞才算合理。因为我想,只有弄懂了本源问题,才能坦然面对规划涉及的基本问题。从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感受到,规划的内容非常广泛,广到你摸不到边际,最终搞的每个人都像个“博士”,到最后做什么都是有其面无其里,肤浅的很,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乡镇规划图示例

我参与的项目多偏宏观方向,对这部分的内容所想相对较多。一开始觉的法定规划就是服务于政府的传统工具,没什么新意可言,中规中矩之事按部就班即可。但在做的过程中就发现,规划的内容还是体现了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内容的构成、框架还是要考虑其对前述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国家目标,对应不同的规划体系;不同的城市目标,对应不同的规划内容;这诸多的不同,就是构成规划多元化的根源!

项目规划图范例

规划的多元化是立足于多元化的国家战略和城市目标之下的。比如说,如果将工业化作为世界发展的共同历程,那么,事实上发展中国家正步发达国家之后尘,如此一致的目标难以让后来者走出第二条路。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罗马总归是罗马,已经成为了一种状态,一种假设为目标但又难以逾越的地方。中国有一个很好的词,叫因地制宜,后来也说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讲的很好。但却因目标的雷同,导致过程的一致,终点不是“同一座城”才怪。城市的定位和目标,是由政府的那帮人搞出来的,我们虽一再论证着什么,也就是个幌子,文本里加粗呈现的也就是领导说的那几句话。想到这里,不能不说规划工作者失去了从未有过的独立性,中国家长制管理的弊端。面对此,无能为力,不说也罢。如果一定要说,我期盼着我能说话的那一天。

某乡镇规划效果图

我一直认为规划方法比规划内容重要,规划过程比规划成果重要。说到底,规划是个解决问题的工具,他的任务就是摸索方法,解决问题,然后编制个本本出来,让付诸行动的人参照执行。最近,规划杂志和规划会议上出现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一时间让我搞不清楚,我们是不是在走国外70年代曾经走过的理性规划的路子。后来想想,在技术方面中国远不如国外,说这句话的时候甚至无需求证,在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的概念引领下,高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大踏步走向共和。如果从一开始就确定同样的目标,对急于求成、全面浮躁的中国社会基本照搬国外的做法就容易理解了。说到技术支撑,我觉的中国的规划发展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然后超越这个阶段,实现由感性向理性转变,再回到感性的必然过程。理性的线性的,而感性是发散的,其本质上的不同也必将给我们的规划发展带来异样的风景。

先不论将科学分析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的可行性有多高,至少在中国唯官思想的统领下,还是有必要还其一击的,打断其专制作风。规划是从属于发展的,发展反映了经济和社会的宿求,其终极目标是什么?幸福!这样说来,规划的至高理想无非是实现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谐。在通过幸福目标的道路上,有多少条路可追寻,其修虽远,吾辈亦应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