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织(二)
——论荷兰现代建筑创作思想
发布时间: 2010-10-28   来源:畅言网archcy  转载自: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当代荷兰建筑细部设计

随着现代主义影响的逐渐消解,各种哲学思潮不断地涌现,当代荷兰建筑在思想上也变得更加繁杂多元,正如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所言:“每一个新时代需要适合于它的新形式。”荷兰新一代建筑师被称为“无教条的现代主义”,这也表明了当代荷兰建筑师确实继承了现代建筑大师的遗产,但却是有目的、有扬弃的传承。这些建筑师在成名之前基本上走的是理性主义道路,随后逐渐有了自己的标签,浪漫主义开始抬头,以此出现了二元分界的格局。然而,要想对当代荷兰建筑师进行一个归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身上基本同时流淌着两种血液。下面我们将从荷兰当代建筑的细部设计方面对他们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是因为“是什么因素使现代建筑运动比历史上的其他历史阶段更具悲剧色彩呢?机器从我们手中夺去了补救失败的手段——用手工制作细部,这是在以往建筑发展过程中挽救失败的灵丹妙药。”因此,细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作为建筑概念形象化的细部,更能反映出建筑师的理念。总体而言,当代荷兰建筑基本呈现出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织状态。

图11 布雷德的夏斯剧院

 

1.光辉的理性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荷兰建筑师尤其注重经济性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道德问题。在某方面来说,贝尔拉格对手工艺细部的重视也是由于当时有许多娴熟的手工艺人,所以价格低廉。奥德1925年在鹿特丹建造的基夫霍克工人新村(Housing complex in Kiefhoek),就应用现代建筑最常规的手法,例如底层灰砖饰面、二层白色抹灰饰面以及带有黄色木质窗框的水平条窗、平屋顶,而唯一的装饰就是带有白色门框的红色面板门,从而依靠形式和色彩的相互关系以赋予这些廉价材料高贵的性质,因此整个小区的建设费用就大大低于常规,而在精神上却不是廉价房。其实,经济性问题也是现代建筑一开始就关心的问题,也是现代运动介入社会的基础。现代主义对标准化的提倡,就是建立在大工业规模化生产的产品更便宜、质量更有保证的这种观点之上。但在荷兰这个问题被放大了,荷兰新建筑的预算也往往是欧洲其他地方的一个零头。正如库哈斯所抱怨的那样,OMA作品中最不为人理解的就是“廉价”,“我认为研究怎么用尽可能少的钱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功能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这能证明你可以抛弃那些用来引诱大众的小趣味。”在他看来细部就是“引诱大众的小趣味”。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性的考虑也是理性主义在荷兰一直占据上风的原因之一,不论理性主义是显性或是隐性地呈现出来。

图12 斯基浦机场西航站楼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