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革命纪念碑:如此巨额耗资为哪般?
发布时间: 2010-01-06   来源:畅言网archcy  转载自:华中科技大学 
耗资3.3亿元的新辛亥革命博物馆就算是一定要建,也要找运营成熟的管理公司和卓有实力的设计公司来操作,既然要花纳税人的钱,就花的像样点。

最近看到武汉市将耗资3.3亿元打造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新闻(摘自汉网-长江日报),我也大致看了媒体公布的该馆的设计方案和建设选址。方案公示的设计图纸不够全,只有几张效果图,我所掌握的资料有限,还是不作建筑评论的好。

至于其建设用地选址,是位于原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和首场广场之南,规划中的“首义南轴线”是要连通首义广场红楼和拟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塑造城市景观工程新地标。应该说,这都是城市规划所作的理想蓝图,其究竟能产生多大程度的“纪念性、景观性和功能性”,实在不好下结论。因为有过先例,我对该不该建这幢建筑,还是有不同意见。

新辛亥革命纪念馆项目效果图  (图片来源:梅州论坛)

前些年,武汉市耗资15.7亿元(《长江日报》)建设了一座庞然大物——琴台大剧院,俨然成为武汉市汉江水畔的一座地标。通过这一工程,武汉市也痛快地展示了其雄厚的财政实力和卓越的建设水平,可老百姓又受惠多少呢?武汉市百万人民用汗水给养着高报酬请来的各地艺术家们,之外还要去购买价格不菲的入场券;偌大的景观广场上,漂亮的水岸之旁,为何会空无一人?除去纳税人的血汗钱不算,那高额的银行本息又由谁来买单?建设一座建筑不算难事,可建成之后的诸多细节其可曾考虑周全。就连北京的奥运场馆都存在严重的后续使用问题:其一味的追新求异给自己背下了天文数字般的债务,武汉还不从中汲取教训吗?

辛亥革命纪念碑原址 (图片来源:《口袋地理》)

另外,现在的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具备一定的纪念、展示、教育的职能,就算功能不够齐全,就近扩建或改造之后亦可同样使用,并担负相应的纪念职能。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后来的任何一幢建筑都无法取代其在纪念建筑中的重要位置,况且新规划的建筑样式与原有建筑群毫无呼应之处,却硬要从“阵势”上将对方完全压倒,有何意义呢?倘若市民们真想缅怀革命先烈,红楼足矣;倘若市民真有休闲之情,武汉江滩和首义广场足矣……何必再打出如此动听的理想蓝图呢?

当然,述过之后算是过了把“愤青”瘾,穷酸“秀才”说来也无用。话说回来,就算是一定要建,也要找运营成熟的管理公司和卓有实力的设计公司来操作,既然要花纳税人的钱,就花的像样点。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新建场馆与老馆的主次关系,无论新建筑有多气派,其也只能作为配角屈居一隅,均不可撼动破坏原真的、历史的红楼建筑群格局;

二、解决好首义广场地区的交通问题。首义广场位于长江一桥的引桥之下,城市交通流量很大、交通主体多元化严重,加之黄鹤楼位居此处,又布置了几处大型公共设施,人车混杂,交通极其混乱。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必定要考虑人本身的需要和感受,首先要做的就是保障其安全和安静的步行权利;

三、对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运作和后期管理进行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要吸取国内、外其他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建造的失败教训,从一开始就杜绝“有头无尾、粗枝滥造”的各种弊端,邀请专门的策划和管理公司对项目运营进行统筹规划和全程监督,保证该项工程真正的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

以上所述皆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也欢迎各位同仁和所有关注此项工程的读者对此提出不同观点和改正意见。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