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而来建筑装饰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要不要装饰,在哪里装饰,怎样装饰,装饰到何种程度始终都是建筑师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古希腊对建筑立面的精雕细琢,到洛可可时代的装饰无处不在,再到现代建筑“装饰即是罪恶”理论的提出,人们对建筑装饰的理解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就本文而言,探求建筑的装饰可以从装饰与建筑的相对关系入手做剖析。建筑构件的装饰并非所看到的某一形态如此单纯,它的形成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受构件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发展演化的组合体,这一系列变化中不仅构成了构件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形成了建筑历史上的各个形态,因此,从某一角度来说,建筑是构件的集合体,建筑的发展变化反映在装饰即是各个构件变化过程的集合体。
我们所要谈论的是一连串的过程,是构件从简单的受力、防潮、防火等技术性因素为先的状态向刻画美巧、寓意深厚等艺术性因素为先的状态的变化过程,过程的载体就是构件本身,变化所在就是与装饰逐渐融合的构件形态,这里我们就对文中所涉及的两个概念做逐一剖析。
本文所指装饰是在美学的范畴内,是以构件上附着的装饰,是一种装饰式样,是可看、可触、可感,附着以建筑生命的装饰。构件是建筑的最基本的单元,为了便于研究,对于构件存在着众多的划分标准。它可以按受力划分;可以按材质划分……本文所论及的构件是要谈论其装饰性和他的由来,尝试着从装饰的角度给予划分,按照构件在建筑构成中是否以装饰作为主要目的依次划分为:纯技术性构件、技术性较强构件、艺术性较强构件、纯艺术型构件的形成。
一、纯技术性建筑构件
以技术性见长的构件,很少或没有装饰效果,构件的结构作用占其绝对地位。严格来说这类构件并不属于谈论的范围,但是这种构件却是建筑的基本,是其他形态的根源,因此,我们把这一状态作为特例来探讨。单纯的结构性构件在建筑的初期占有绝对地位,后期这些构件有了三种变化方式:
保持
此类构件的位置通常较为隐蔽或者直接埋于地下,从传统建筑的整体装饰角度来讲,由于构件本身比较隐蔽,即使不装饰也不会对建筑的整体形象造成影响。
在木构架示意图中(图1),椽子常常是由脑椽、花架椽、檐椽和飞椽四个构件组成。脑椽位于上金檩和脊檩之间(花架椽位于下金檩和上金檩之间),从建筑外部来看,在它们的上部需要铺设望板,望板之上是灰背泥背,没有装饰的必要;从建筑的内部来看,它们位置高于五架梁,在建筑顶棚做天花的情况下,这部分位于顶棚以上,在地面是看不到的,装饰与否对建筑的形象并没有影响,因此,鉴于对木构的保护一般只在其表面做单皮灰地仗。不仅仅是这两种构件,图中的望板、角背等很多的构件在建筑中都发挥着重要的结构作用,因其不表露在建筑装饰的位置,所以通常不做装饰之用。

图1 木构架示意图
消失
纯技术构件因技术改进等原因而导致消失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当功能消失时构件会从历史长河中隐退。如里口木与顺望板的配套使用是清以前做檐椽椽头的常用方法,这两种构件都几乎没有装饰。但在清朝晚期,工程中开始以小连檐加闸挡板来代替里口木,并普遍使用横望板,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故而里口木和顺望板就从纯技术构件转为消失或几近消失,这一过程中,始终与装饰无缘。
转化
当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技术性条件,为了满足感官的需要或是对美的自然追求,装饰会就会与此类构件融合,最初只是转为技术性较强的构件,仍然保留着构件的功能价值。
我们接着上例中的椽子来谈。位于五架梁之下的檐椽和飞椽,他们主要是起挑出屋檐的作用。在早期的建筑中,对椽头等技术构件装饰较少,甚至一点装饰纹样都没有,只是刷漆,以保护椽头不至糟朽。当建筑的细部被重视起来之后,椽头等构件也成为装饰的部位(图2 )。从刷漆到施彩,乃至出现种种彩饰纹样的严格规定,小小的椽头被刻上艺术与政治的烙印。甚至还出现了封建等级的严格限制,只有在大式建筑中才有可能用圆椽,其余一律只准用方椽。到了清末,这种规定才逐渐被打破,因此形成普通民居中也可见到的圆椽。

图2 北京故宫交泰殿椽头彩绘
二、技术性较强的装饰构件
构件兼有技术与艺术的功能,在建筑构件中的主要作用是结构功能,装饰只是其辅助作用。与纯技术性建筑构件相比,技术性较强的建筑构件是技术性构件融合了装饰的成分,或是纯技术构件在向艺术性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这种构件主要还是以其结构作用作为其存在的依据,装饰隶属于结构。这样的构件在古建中比比皆是。
构件的存在有其迫切的功用要求,不便于或没必要做破坏结构的艺术性装饰。常见于宅门前的石狮就是此类构件的代表,宫殿建筑前的狮子常表现为威武凶猛仰首挺胸状,而在乡土建筑中,多为和蔼可亲、顽皮乖巧之形(图3)。但无论如何改变,除了 “石狮护(富)门”的吉祥含义之外,归根结底它是属于门枕石上的一个构件。门枕石是位于大门门轴下面起承托大门和门轴转动作用的石构件,突出在门外部分刻有门槛槽和门鼓石,而石狮就是门鼓石装饰形态的一种,主要是利用自身重力起稳定作用,兼顾装饰效果。因此,其装饰并不破坏石构的整体稳定性。

图3 丁村院落狮形门枕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