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从事建筑行业二十九年对建筑的理解与感悟,最早发表于2008年12月18日。文中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意振场”的概念。文中提到“央视新址地标,第一炫耀的是我有钱(从使用功能、力学上看,这样的力学体系没有必要),没有天地人合一的表现,与之相比的是国家大剧院则表现的很好。但央视新址的位置是周围高楼林立,你矮了吧,不行,你太高了吧,规划不批(要有天际线、不能看到中南海),很难,但我相信,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案,再过20年,就可以看出,此楼只是地标性建筑,不是经典建筑。”央视大火是2009年2月9日,本文作者提前53天对央视新地标予与否定的点评。请相信“意振场”的存在,请相信,建筑物是有生命的。
建筑物是有生命的。长城—历经了上千年,依然屹立,历经了多少风雨、春夏秋冬?雄伟的故宫,里面发生了多少事?天坛,天圆地方的具体体现,圆圆的尖顶,面向天空,似乎在与天对话,方形的基座显得那么厚实,一圆、一方在表达着人们对天、大地的祈求。当你在国家大剧院旁,大剧院的圆圆的顶,仿佛是水中的月亮、一颗明珠,让你浮想联翩。
一个建筑物,当在建筑物内发生了欢乐的、留恋的、缠绵的、温情的、悲哀的、悲壮的事情后,该建筑物就不仅是建筑物了,建筑是有记忆的—虽然她不会诉说,但她和我们的距离更近了。想起卢沟桥—就想起了遥远的枪声—虽然桥上的石狮子不会诉说。想起了北京鸟巢—就想起了北京奥运。据说有的植物,有记忆功能,我想将来有一天,建筑物也会有记忆功能,她会说话,让我们从现在起,善待建筑,让美好的记忆永存。
在建筑物开槽前,先放炮,设贡品,为什么千古以来人们这样做哪?因为所开槽的地下有多少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她们的祖祖辈辈在此已生活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物质是有场的,她们也在发射着波—意振场(我们所知道的是重力场、电磁场、温度场),我们人类要在这里动土,难道不应该先告知她们吗?告知什么—告知她们做好准备—告知她们对不起了,设些贡品,对她们表示尊敬与对不起。不这样做有后果吗?当灾难降临时就想起了很多。如有一个工地,场地有无人认领的坟,施工单位不信邪,没有任何“表示”就开工了,当接连发生了两起工人摔伤事件后,项目经理害怕了,想了许多,决定摆香设案,设贡品悔过,自此之后果然安宁。这事听起来毛骨悚然,但细想起来也没什么,什么是也有个先来后到,买东西也要排队吗,对先到者,起码也要告知一下,说声“对不起呀,赶快撤离,我们要开挖了”,如何表示,只能摆香设案,设贡品,放鞭炮,炮声就是号角—赶快撤离,一缕青烟,飘向天空、飘向远方,似乎在传递着我们的期盼,一杯酒,撒向大地,抒发了我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