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建筑师职业实践是“处理现实的艺术”
——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李麟学
发布时间: 2010-11-12   来源:畅言网archcy  转载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麟和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李麟学

身兼建筑师和教师两种身份的李麟学工作一直很忙碌,因为心中对建筑设计的热爱,让他在工作中投入很多精力。在他看来,工作不仅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面对当今复杂的环境,建筑师的工作需要承受各方的压力,李麟学却依旧保持着学者的那份低调、温和、淡然。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一直主张建筑师要体验生活,才能练就对城市、对建筑、对生活敏锐的触觉,从而发现隐藏在纷繁表象后的真实。

在欧洲的求学经历对李麟学的建筑生涯影响很大,2000年成立麟和工作室,从此有了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他的工作室在设计作品时近乎是用一种手工的方式进行的,他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冷静地去探求建筑的外在条件和内在逻辑,而不满足于一种表面性的喧嚣。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李麟学在近期接受了畅言网的专访,从旅欧经历、设计理念、中国青年建筑师现状等方面畅谈他对建筑设计与实践的真知灼见。

畅言网:据了解,您曾在欧洲留学,请问这样的欧洲的留学经历对您的建筑观点有哪些影响?

李麟学:我曾经在法国学习交流,对于欧洲的建筑教育与实践有持续的关注。认为一个建筑师不仅要心怀强烈社会责任感,而且还兼具教育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段经历我随后的建筑状态形成了深刻影响,这不仅加深了我对于现代建筑历史剖面的理解,将建筑的形式与每个时代的背景联系起来,而且也加强了对于中国城市与建筑现实的判断与思考。同时,对于当代建筑的背景与传承,以及由不同建筑师所深刻阐释与再阐释的主题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这尤其体现在建筑的建造方面。于是,这些认知构成了我个人对于建筑的基本态度:评价一个建筑的优劣,必须得弄清建筑师思考的过程,必须得看到最终建成的建筑作品。在欧洲,建筑系的学生往往通过对于历史与当代建筑作品的现场参观与平行解读,强调学生对于过程与争论的理解,而不仅仅关注到当前发生的事情;另外,对于建筑之外的东西关注很多,例如当代艺术对于建筑创造的激发,社会批评对于建筑的促进,等等这些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建筑学发展的源动力。

畅言网:建筑师需要对社会和专业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这种敏感性应如何练就或形成?

李麟学:作为建筑师要分析业主的压力,社会这么快发展的情况下,大家压力都很大。项目操作的压力、控制造价的压力,等等。不同的压力会形成对项目的不同理解,建筑师要倾听别人的想法,然后要有把这些想法转化成机会的能力。我欣赏库哈斯,欣赏他的思维方式。他总是首先认为对方这么想是对的,然后去分析为何这么想,这么想的出发点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设计如何将这些想法转化成机会,转化成形态、感人的形式,并将这种研究和感受,尤其是对生活的感受,真实形象的传达给业主。从设计观念方面,对不同的东西有不同感触,应该还是有差异,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女性敏感性占优势,对于建筑的敏感是很多男性达不到的。所以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吴杰,身为女建筑师对细的尺度的把握非常到位,对细微尺度非常敏感。我觉得她在这方面给我很大帮助。女性建筑师很不容易,要舍弃很多。

李麟学代表作品:上海电视大学综合楼

畅言网:您提出“可触知的建筑”这种概念,您能阐述一下内涵么?

李麟学:建筑师有一个小的尺度的概念亦是很重要的——手能触及的尺度,例如,石头的质感。放在建筑中,建筑现象学研究的那些声音、触觉、味觉等等,就是所谓的“可触知的建筑”。建筑实践的过程同时也将我带入到一个更加细致而微妙的空间尺度,去感觉材料,把握构造和空间的逻辑。我不仅是一名设计上的工匠,而且在现实的建造过程中也成为了“工匠”的一员,了解他们,了解施工,与他们共同切磋未曾熟练的技术,从而也将设计的热情一同带入到整个建造的过程之中。我们的一个大目标就是在大尺度中有一个触动人感觉的尺度,材料、节点、透明度等。例如,广播大学的玻璃砖,朦胧的、类似灯笼放出的光,在黄昏时候确实能打动人。我比较关注尺度的概念。我们做过的的项目,例如杭州市民中心,这样一个项目可以决定一个城市;世纪大道项目,也要看世纪大道的整个尺度;四川大学,则是要看整个校园的尺度。尺度应该是从大到小,我个人还喜欢审慎的、不张扬的、很敏感的、很本质的东西。从审慎的角度,我喜欢极少主义的建筑。

畅言网:您认为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对您的建筑实践有哪些帮助或者影响?

李麟学:我自己目前从事的教学工作,更深层次感受到建筑学学习的过程既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方法和人生观点的磨练,需要在学院的教育中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在关于建筑的教学中,我更加重视建筑的实现,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深化自己的设计概念,逐步磨练着不妥协的心态和高超的职业技巧,并且以自己的感染力去说服业主,纳入与承建商、材料商的不断交流,共同参与性地完成建筑作品。这也就成为了我在面对建筑实践时的基本策略:建筑设计逻辑往往来源于场地的解读,来源于项目的创造性分析,同样来源于建筑内在自主性的挖掘,从而去实现从大尺度到人性化尺度的过渡,形成具有丰富生活场景与公众空间感的建筑。

李麟学代表作品:世博会城市实践区B3地块效果图

畅言网:您创办的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 L+)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是怎样的?

李麟学:对于麟和建筑工作室的创办,实际对于我个人而言有了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建筑学与艺术的不同在于它的实践性以及介入社会的程度,需要建筑师具有良好的沟通领导能力,需要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职业性的训练现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麟和建筑工作室的这种运行模式有两个方面益处:第一,保持一种研究性思路:我们的几个重要项目都是与设计院密切配合,这种体制的好处使我们可以研究(有时是保持一个研究的心态),不是形式化的思路,而更多的是从环境、项目本身特征、业主的关系、更宏观的城市等方面出发,即使做的是一个局部的设计,我们也经常将其扩展得更大,关心城市的发展,主动做很多工作。这也是身份决定的,以研究性的心态和思路来做设计。第二,则是可以保障我们的实施性目标:这种体制提供了我们研究后的实施保障。我们对材料、节点非常感兴趣,工作室强调的是创意、材料的钻研、新东西的尝试等,而将设计转化为成果非常艰难,设计院则提供了技术支撑。例如,四川大学最早用金属材料,广播电视大学的玻璃砖,四川国际网球中心的聚氨酯碳酸板、钛锌板。这些新材料的构造和节点研究都是在设计院的技术支持下做出的。 

李麟学作品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