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世博会国外展馆的10大环保建筑
发布时间: 2010-05-05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在本届世博会上,各参展国绞尽脑汁在展馆上做文章,除了要体现民族特色的形态之外,最重要的还要体现环保节能的理念。因此,建筑是否足够环保,也成为各参展国比拼创意、比拼科技的大舞台。

1、意大利馆:

冬用太阳能夏用气流和水流

意大利馆效果图(图片来源:世博网)

环保、可持续是意大利馆设计从创作之初就首要关心的因素。本届世博会上,意大利馆提出生态气候的策略,即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排除,可以降低内部建筑的温度。控制辐射的同时,热能又能集中在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可以充分节约电能。最后,顶盖部分设计,则可以有效地防护雨水的侵蚀。

2、丹麦馆:

外立面孔洞既采光又通风

丹麦馆效果图(图片来源:百度)

整座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管状钢结构,就像一艘钢铁巨轮的船身。展馆的外立面是该建筑中最为经济、节能的部分。外立面上的孔洞可以让阳光照进室内,还有助于自然通风,每个孔洞都安装有LED光源,既可以调节场馆内的光线,也可以在夜间照亮外立面。因此,丹麦馆的外立面犹如一幅光与影的抽象图案,映射出场馆内川流不息的人流、自行车以及钢墙内的压力流动。

3、葡萄牙馆:

软木做外墙展后可回收

葡萄牙馆(图片来源:百度)

葡萄牙馆拥有一个以软木建成的外立墙,软木是一种具有葡萄牙特色的材料,不仅环保而且可以回收。选取这个有创意的环保范例,旨在在世博会上推广葡萄牙的形象。此外,展馆不仅展示了现代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强调此概念在葡萄牙经济和环境政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4、芬兰馆:

边角余料成外墙主原料

芬兰馆效果图(图片来源:百度)

芬兰馆的昵称为“冰壶”,“冰壶”的“鱼鳞外墙”采用了一种新型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冰壶”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能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雨水也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另外,“冰壶”是按照永久性建筑的标准来设计的。世博会后,“冰壶”可被方便地拆卸,然后异地重建,后续利用。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