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上海外滩:从一片滩涂到“万国建筑博览群”
发布时间: 2010-03-15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灾难

日军侵略阴云笼罩

20世纪初,上海已经从偏僻小村蜕变成国际大都市,外滩也成了其国际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许多到过外滩的游人,都曾对这里风格各异的建筑感到兴奋。中山东一路15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昔日隶属于华俄道胜银行。该楼建筑前,外滩还没有一座用大石料为材料的古典建筑,来自德国的设计师坚持己见,在工人短缺的情况下,完成了这座拥有凡尔赛风格的外滩大楼。此外,包括上海总工会大楼、海关大楼和南京东路口的沙逊大厦等建筑,均在竣工后让世界为之瞩目。

从外滩最南端的亚细亚大楼,到最北端的英国总领事馆,外滩共计拥有33个门牌街号。但细数会发现,今天真正矗立在黄浦江畔的只有23栋建筑,能够保存至今的,往往都是历史的精品。

就在外滩盛极一时之际,灾难也随即而来。1937年,日军的战车开到了中山东一路上。英国少年詹姆斯·巴拉德自小和父母居住在租界,因为父亲对局势估计不足,他们不得不踉跄前往外滩码头逃离上海。巴拉德日后在小说《太阳帝国》中回忆,当时的外滩挤满了避战的人,大家无助地朝着码头赶去,外滩的上空硝烟密布。

拥挤中,小巴拉德和父母走散。他一个人在外滩附近游走,很快街巷里传来了连续的枪声。枪声熄灭后,以往灯火辉煌的外滩显得安静而死寂,很多银行酒店都掩门歇业,让人看不到希望。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