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桥》。游击队员为了阻止德国法西斯,预备炸毁一个作为交通要津的桥梁。当时不理解,为什么遇到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那个设计师最初死活不同意炸毁自己设计的桥梁。

法国馆总设计师费里埃(图片来源:新华社)
笔者见到费里埃的时候,因为青海不久前刚发生地震,所以也顺便问到法国馆的抗震问题,因为听说很多世博场馆并非永久性建筑,所以抗震设计标准不是很高。不过意外的是,费里埃告诉笔者,法国馆的整个建筑是按照很高的抗震标准设计的。
交谈中,费里埃不断强调 “永恒”的观念。笔者不禁想,世博会结束,不少场馆最后终归要拆毁,谈得上什么“永恒”呢?最后,忍不住问他这个问题。
费里埃说:“作为建筑师,我真心希望中国能把这个建筑物永久性地保留下来。无论从巨大的经济投入考虑也好,还是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也好,把它留下来,变成一个中法文化的交流活动中心。”他补充说,据他所知,萨科齐总统已向中方转达了是否能够永久性保留法国馆的意见。他笑着说:“不知道总统到上海访问的时候,是否能听到关于法国馆去留问题的好消息。”
保留法国馆,毕竟是费里埃先生私人的愿望。不过,我想我能体会到设计师和建筑物之间的那种微妙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