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中国城市化不能走洛杉矶模式
发布时间: 2010-03-23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站在环境承载的临界点上

萨克斯教授引用《自然》杂志上的一则研究,30个科学家研究的课题是“地球生态可以承受的极限在哪里”,通过对生态多样性丧失、二氧化硫排放、化学物污染、海洋酸化、臭氧层变薄、化肥使用等8个方面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中3个方面,我们已经逼近了地球的极限,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地球生态系统有崩溃之忧。

中国的生态现状也非常严峻。萨克斯说:“全世界17%的人口在中国,中国的人口密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3倍,与此同时,中国只有世界淡水资源的6%,全球耕地的2%,环境的脆弱性不言而喻。”结合这样一种预期——未来三四十年,中国仍然会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差不多到了一个临界点,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在威胁世界经济。”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萨克斯说,首先是更加科学性的农业。比如,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过多地使用催化剂和农药,氮肥的使用就非常普遍,其实氮肥对环境危害很大。因此,我们需要更科学的改进方法,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农药。其次,就是要改变我们对能源的使用,应该说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怎样从用煤大国转向低碳能源国,这是一个大系统课题。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大约70%的能源供应来自于煤炭,80%的电力来自于煤炭的燃烧,这一比例相当之高。

萨克斯教授还提到了建筑节能和汽车节能的问题。楼宇如何建,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能耗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循环使用等问题都应先于楼宇设计、施工考虑。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非常快,如何平衡汽车数量的增加和环境压力的增大?“除了从汽车方面考虑外,我们也可以从城市交通入手,从城市设计入手。”事实上,已经有例子证明了,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其“可持续”程度也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