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儿童在城市中不可或缺
——俄罗斯馆建筑设计师列翁·艾拉佩托夫谈设计灵感
发布时间: 2010-06-0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俄罗斯人在这里要讲一个童话

俄罗斯馆内部充满童趣的设计(图片来源:百度)

瓦列莉亚接着展现的是方形展馆上,塔楼和塔楼之间的墙面。列翁指出,那里有着俄罗斯传统的木质房屋元素,墙面的细部花纹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整个设计充满了灵动。塔楼顶部还有一些镂空的部分,似乎在象征“某些过程尚未中止,仍有发展的空间和机遇”。阳光透射过这些花纹,在地面上会形成美丽的光影。屏幕上出现了很多俄罗斯的风景。列翁说,展馆将矗立于绿色草坪和水池构成的自然景观之间。我们以为介绍已经结束。不料,瓦列莉亚展现了展馆的夜景:这时塔楼的上部所有镂空的花纹都像雕塑一样,被灯光照射出来。我们看到的是红色和白色的灯光。塔楼之巅还有一些不规则的透明立方体,也都有镂空的花纹。夜色中的12座塔,那好像是人们环绕着篝火在跳舞……

列翁又说,这个时候,在上海任何的地方,只要你站得足够的高,你一定能望见我们俄罗斯馆……

俄罗斯人在这里要讲一个童话。我们很想知道,将是谁来讲述。

一位满脸胡须,精力充沛的小个中年人走到屏幕前,他是俄罗斯著名的设计师、布展专家和制片人鲍里斯·克拉斯诺夫。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早已蜚声海外。他们将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演化为特别的格言“知识就是美”,作为公司的信条。

克拉斯诺夫先生将在俄罗斯馆中讲述什么故事?他提到了俄罗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诺索夫。展馆的讲解特别引用了诺索夫的两句名言:“最好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 ”

“生活中的事物在童话世界里可以完全不同。童话的城市里,一切皆有可能。 ”

这是俄罗斯人对现代理想城市的理念。儿童,就这样在城市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诺索夫是上个世纪俄罗斯最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已经在1976年去世了,不过,他的作品依然活在儿童的心中。孩子们喜欢他的幽默,一读他的书就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诺索夫的小说,被译成87种语言,1950年,中国就有了作家书屋的中译本。 《小无知历险记·三部曲》至少有4个中国出版社出版过。

这一次,克拉斯诺夫在布展竞标中的取胜方案,表现的是一个儿童的幻想世界。母本就是《小无知历险记》。也是三部曲。童年城,展品主题是“花的城市”,表现生态绿色城市理想;少年城,展品主题是“太阳城”,展现青少年的理想,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赋予生活和谐美;大世界,展品主题为“月亮城”,这是人类自身作为宇宙一部分的反思。

克拉斯诺夫还用图片展示了部分正在加工中的展品,虽然还没有上色,已经充满了幻想的味道。当然,他卖了一个关子,宣称俄罗斯馆的客人“在展馆理想之城的隐秘小路上都会有新鲜有趣和神秘的发现。无论观感如何,这些感受都将是美好和仁爱的。”他炯炯有神的双眼迎接着掌声,其中就有列翁和瓦列莉亚的掌声。

在一栋充满俄罗斯风情的现代屋子里,为孩子们讲述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以及世界。而故事的讲述者可能是带领着孩子们参观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将会把看到的一切通过自己的解释,告诉孩子。这似乎是俄罗斯和中国民间故事的流传方式。与他们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谈话。

列翁说:“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接触了中国文化。 ”

我们问:“是哪些作品? ”

“关于易经、太极八卦和老子。 ”

“我们也是老子的粉丝。要不要找一个俄语翻译,这样可以谈得深入些?”

“哦,不要,他们不懂。我刚说到老子,你们那个年轻的翻译反问我,‘老子是谁?’简直不可思议。”他双手举起,伸出食指往上指着,脸上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瓦列莉亚在一旁哈哈大笑。

我们想起,就在会议上,他们曾经展示了三幅有趣的俄罗斯古代图画和一幅中国太极图。就问他们什么意思。

列翁就说:“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你男人是一,找了一位夫人,就成为二,你们生了一个孩子,就是三。这样就是一个家庭。很多很多事情就出现了……”

“这是我的解释。 ”列翁严肃地说。“很好啊。老子是2,000年前的人,这一段话会有很多解释,那都是后人在试图理解老子。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解释,可以有各种体会啊。 ”

后来,在俄罗斯馆的精美的资料中,读到了在这些古画下面的解释:俄罗斯的古典民族的祖先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与中国古典哲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古人所谓“天地人合一”,和古代俄罗斯人“大地母亲”和“天空父亲”,以及“二者在天地之间创造万物”简直就是异曲同工。

细细想来,这一段话和列翁和瓦列莉亚的场馆设计,和克拉斯诺夫的布展设计,都有某种关联。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