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误区
现在最常见的问题,是中产阶级的住房和豪宅之间的混淆。这原本是很简单的事:豪宅是富豪住的地方,中产阶级住的则是由他们自身的经济能力、生活方式所选择的住宅,不是一回事。
但是,为了销售目的,有些开发商就尽量装糊涂、玩噱头,把豪宅和中产阶级的住宅混为一谈。这倒还罢了,可有些自身刚刚脱离小资的中产阶级,真以为自己该住豪宅了,那就真的乱套了。
我做了二十多年的设计教育工作,从中到西,建筑见了无数,豪宅、康斗、公寓、低收入住房,直到打工一族的宿舍。而面临的困境是,总有人叫我把它们混为一谈来炒作,这是很违背我自己的原则的。
中产阶层在国内现在是正在快速上升的一个阶层,大多其实是工作稳定收入不错的工薪阶层而已,财力上是有限度的。开句玩笑说,你连衬衣都只能穿白色的,不过雇员尔尔,谈什么豪宅啊!那些能够最后奔上单体洋房的,最起码也是中产的最上层。
中国房地产的开发,为了能够涵盖最大量的消费者,往往会将几种不同的住宅放在同一块比较大的开发区里:有高密度的多层公寓楼,有中密度的组团式Townhouse,也就是国内常说的“连排式别墅”,在地块的边缘上还会再建造几栋密度更高一些的高层公寓。这种多元混合的住宅区,在国外很少见。每每遇到这样的开发区,我都觉得棘手,因为很难确定消费群,目标市场含糊。要说中国国情特别,我看这种企图把买楼的消费者一网打尽的开发规划就是一类,基本不理睬销售学上所有关于市场细分的理论。
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的是:贵宅不一定是豪宅。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在旧金山南部建造了一个连厕所都用纯金装饰的所谓豪宅,石头都要从法国运过来,更不用说里面的家具、用品、雕塑、壁画、挂毯、栏杆、柱头这些东西了。但感觉上就像是个类似迪斯尼乐园的主题公园,全是假大空的东西,在世人眼中,是个笑话和乐子,扯不上豪宅。前两年,广东地区的一个超级富豪在山头上建造自己的住宅,卧室就有500平方米大,整个宅子大到四五千平方米,要请我去给点设计方面的意见。我心想:晚上睡在一个篮球场里面,还想有品位?这种宅子,并不想住得舒服,无非想炫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