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五
从空中看,俄罗斯馆由12座塔楼环抱而成,12座红、金、白三色相间的塔楼外表挺拔,线条却不规则,象征着现代城市在迅猛发展中呈现出的变化;而在俄罗斯文化中,红、金、白三色分别代表着美丽、繁荣以及纯洁。
“实际上,阴阳太极、‘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与‘大地母亲’、‘天空父亲’以及‘二者在天地之间创造世界万物’的俄罗斯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俄罗斯馆的设计灵感之源。”俄罗斯馆总建筑师列翁·埃拉别托夫说。
印度贸易促进组织主席、印度展区总代表苏巴什·帕尼强调,印度馆除了想展示一个从古至今的印度,还想与中国观众展开有深度的交流、互动。面对未来城市发展,人们要有共有家园和可持续的观念,多为大自然以及子孙后代着想。“这恰恰是印中两国传统哲学共有的精华。”帕尼说。
德国馆由四个不规则几何体组成,每个单体或头重脚轻,或变形剧烈,连成一体时,却相辅相成,平衡稳固。独特的设计,从建筑学的角度阐释了德国馆“和谐城市”的主题。德国展区副总代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彼得·克罗伊茨贝格强调,德国馆既要以追求创新、面向未来的风貌出现,同时也要表现出民族特性和传统根基。
以色列馆有一个“海贝壳”的美称。这是因为这座建筑似一个微微打开的贝壳,又好像两只搭握环抱在一起的手。由于两部分建筑分别采用了石块和玻璃两类反差鲜明的建材,因此,从特定角度观察这座流线型展馆,又有着太极阴阳的意蕴。
依据建筑师哈伊姆·多坦解释,这座“缩小的以色列”暗喻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对立统一、和谐共生的关系,也象征着大地和天空、过去和未来、实体和虚无、现实与永恒,充满了东方哲学意味。
石块部分的建筑名为创新厅,内敛、包容、厚重;玻璃部分的建筑名为光之厅,透明、轻盈、开放。两者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又有一种在相反相斥中达成和谐圆满的诉求,这一融合性可看作以色列馆的无声语言。
建筑师哈伊姆·多坦的外祖父辈曾避世于中国,他的母亲出生在上海。哈伊姆·多坦认为自己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的影响。
“我们无法复制自然,却可以学习自然的智慧。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通过我的建筑设计,在世博会上留给人们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