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城市地标的民间语文:人民为什么幽地标的默?
发布时间: 2010-03-0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大裤衩与小蛮腰:两个城市,不同心态

北有大裤衩——央视一度征集新央视大楼的新名字,结果北京媒体的调查显示,市民认受性最高的依然是“大裤衩”;

南有小蛮腰——广州新电视塔即将落成,这个号称世界最高的电视塔却还没有名字,结果广州媒体的调查显示,各种名字中得票最高的是“小蛮腰”。

看看落选的名字,或可看出北京与广州的城市文化差异。央视大楼的选项有北京智窗(有报道指为正式名字)、猛男、斜跨、劈腿、高空对吻、鸟腿;广州电视塔的选项有南天柱、珠光蛮腰(广州市政协委员潘明生提案)、Canton Tower(另一个市政协委员耿树森提案)、头炷香、鱼网丝袜、扭纹柴。老北京的提名总有一股调侃味,老广州的提名则带着一种老实劲。

北京人对央视大楼的调侃,带有对城市权威的不满。有网友从央视新闻扯到北京“首堵”,甚至发帖表达一种蒙太奇般的逻辑:“大裤衩”屹立在CBD的中心,腰以上什么都没有了!我潜心研究起了它的含义:腰斩!如今在北京有什么是可以腰斩的呢?房价!

广州人关于新电视塔的名字讨论,更多却放在这个城市的存在感上:“广州人识生仔唔识起名,所以才有小蛮腰之类的非本土表达。”广州电视主持人陈扬在个人的专栏文章中评点了广州电视塔的诸多热门名字:“南天柱”强调“威”,贪威识食历来为传统的广州人所鄙视,不可;“小蛮腰”很容易和“大裤衩”相呼应,一下就成为“南蛮腰”,“收爪藏锋,几毒几搞”。

这当中或有文化的差异。广州人的地标命名向来实在,明朝兴建的镇海楼叫五层楼,曾经的最高建筑广东国际大厦则叫63层;北京侃爷向来富黑色幽默感,在央视新大楼之前的国家大剧院,同样具有多个外号——铁蛋、UFO、大土蛋,看不顺眼的,北京爷们从不手下留情。但若留心收集两个城市的市民意见,可发现北京人对央视新大楼时有幸灾乐祸的表述,而广州人则对小蛮腰颇有追捧之意。

一个例子是,广州学者冯原“新电视塔是一座女性之塔”的说法颇为广州市民认同。当地报纸的响应是一个《这不是一个King,而是一个Queen》的大标题,不仅从设计上证明新电视塔设计更耐看、更人性,还附带风水学分析:广州新电视塔位于广州大吉位,是为广州“文昌笔”,未来定是风生水起。

两个城市,不同心态。背后的布景板或是这两个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度作为先驱者的广东城市,正面对各自的转型与突围,广州亦正在寻找自己的新定位——这个城市和它所代表的粤文化,都急需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世界最高的电视塔显然是一剂兴奋剂;北京走上的是国际大都市的道路——被称为“世界建筑试验场”的这个城市,与央视新楼一同进入人们视线的还有同期的鸟巢、水立方等超级建筑。当中,千年传统与全球化的碰撞,让市民对超级建筑的戏谑成为一种消解方式,或者说一种集体娱乐。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