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玻璃建筑或成“高能耗”杀手
发布时间: 2010-02-05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展商为何热衷“玻璃盒”

玻璃楼除了室内制冷高耗能,在建筑成本上也比普通楼要高出不少。招商地产绿色建筑研发中心主任林武生博士介绍,目前玻璃幕墙每平方米的价格在3000元至6000元,如果是2万平方米的玻璃墙体最高造价达1.2亿元。如果换成实体厚墙,同样的面积造价可控制在2000万以内,成本仅为1/6。

如此高昂的建造成本和后续营运成本,为什么发展商还要争相选择玻璃幕墙呢?林武生说,有的发展商热衷请一些国际设计事务所来设计项目,这些设计师就是靠所谓大手笔、大立面来保项目。而节能指标在前期规划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林武生说,有的发展商在项目建设前甚至不知道制冷耗电量有如此大。等到知道了,木已成舟,只有把高额的用电成本摊到进驻用户头上。

还有一些玻璃盒项目是为了迎合城市设计的“指挥棒”产生的。刘俊耀表示,有的中心地段政府规划部门就提出要搞标志性建筑,一味追求高档化、现代化、时尚化。一些设计公司于是在设计上标新立异吸引眼球,靠玩新概念新元素胜出,而建筑的基本功能和节能要求反而忽略。有不少公共建筑流行所谓的“水晶体”及其他怪异结构,就是这样出来的。

【部门观点】玻璃幕墙盛行成高耗能“黑洞”

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尽管深圳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与新加坡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遮阳、通风、采光等建筑生态技术应用不够普遍;部分建筑设计过分追求外观与奇异,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没有任何遮掩装置的玻璃幕墙太盛行,全然不顾及建筑物的气候适应性原则,成为一个个长期高耗能的“黑洞”。

深圳虽然属于海洋性气候,具有很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但有意识的在规划与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的现象并不多见,属粗放式的建筑设计,大量的公共建筑功能系统设计不合理,“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