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建筑的国籍
发布时间: 2010-02-05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但是,忠王府就与它一墙之隔,袅袅的评弹声就在出租车的承载下伴随而来,吴湖帆等明清山水画家的作品就静静地躺在馆内。传统园林和绘画中的“偶得”,稳定中的不确定,自然和人工之间的分寸把握,在“洋泾浜”地翻译下成了为一扇窗种一棵树,为一束光裁一条缝,为一张留影规定整个空间。那些被提炼出来的传统元素反而限定住了自身,生恐遗漏传统经典的心态,使这个原本已在重压下的建筑变得更小心翼翼、顾虑重重。这是一个很建筑的苏州园林,因为建筑师牢牢控制着取景框并且指导着参观者说:“这里才是中国园林最完美的角度。”;这是一个很“盆景”的苏州园林,因为它的空间不是“走”出来,而是“摆”出来的;这又是一个很不建筑的园林,因为建筑应该创造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形式。

苏州博物馆一隅(图片来源:blog)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