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江南会所:艾未未的古建情节
发布时间: 2010-06-23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一个作品的完整性和清洁在于原始动机和完成手段具有一致性、在于控制、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加重要,什么都不做的时候,这个作品会极大化”。这是笔者艾未未博客看到的一句话。

江南会所7间宅(图片来源:A963)

江南会所的中式空间之所以还能给人们留下颇有创意的空间构成,其实最核心的思想是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江南会所的设计特征我以为是中式、现代、时尚和简约的混合体,如果说江南会中式空间是“骨架”,那么现代、时尚和简约的元素则是“血肉”。“骨架”和“血肉”的配置趋向不仅要协调,显然还要有时代的气息。江南会所中式的特征依我看:所谓对中式空间构成是“有限”的,而对中式这种跨风格的介入和有关混合元素的输入空间显然是“无限的”。对中式不能脱离时代元素是未来中式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这一直是笔者的观点。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艾未未没能在仿古建筑有选择的保留一点历史原貌或几件同时代的老家具或古董书画恐怕会影响“仿古新做”的精髓和内涵。但这并非艾未未的“过失”,因有些意外不确定因素不是艺术家意志所决定的。我们还注意到越是深入越是发现艾未未在本案中的创意和亮点总和争议混淆在一起。

考虑到江南会所的投入经营性质,几乎每个“老宅”都有送餐的服务需求,晴天也罢、雨天也好,从厨房送餐到其它“老宅”显然很尴尬。如在7间“老宅子”之间架起一条通廊,做到送餐和客流二个分流的通道那就众望所归、两全其美了。艾未未抱怨的说:“当初在高低错落的7间老宅做了通廊的规划,但牵扯到违章搭建的报批规定却不了了之”。体制的滞后和创新的矛盾一直是业界挥之不去的“痛”……

不论怎么说,怎么议论,艾未未的江南会所的“仿古新做”的中式新理念我认为是符合时代发展设计逻辑的。至于构思发展中的设计结果质疑和不同观点是可以商榷的,也可探讨的。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