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海外市场开拓时机成熟

现代设计集团中标厦门众和营运中心效果图(图片来源:百度)
事实上,从1998年起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框架逐渐清晰以来,上海的建筑设计师已经在境外及海外市场上频频“试水”,打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以现代设计集团为例,目前已在亚洲的印度、印尼、越南、柬埔寨,欧洲的俄罗斯、乌克兰,非洲的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美洲的牙买加等26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近200个海外项目。其中印尼雅加达电视台、越南河内国家体育场等项目,都是当地的标志性项目。
与很多企业以及国际贸易公司在“走出去”初期均依循“广种薄收”的轨迹进行市场开拓相比,上海建筑设计师走出去的步伐,显得更为谨慎。他们不是一开始就直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盲目开设分公司,一心在海外做大做强,而是选择我国长期给以较大力度经济援助、优惠贷款以及签有“资源换项目”等协议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具有活力和潜力、未来几年国家政府有大手笔投入建筑领域或者是私人投资较为活跃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相对而言欧美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进驻不多、竞争不太激烈,进入该地市场限制条件较少,并且其政策环境、技术壁垒、人文习俗等各方面均有利于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进入的国家和地区“先行探路”。
“经过几年实践,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的时机已经成熟。”现代设计集团董事长严鸿华表示。
这主要基于:随着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在制造业中逐渐享有一定声誉,而在智力成果、服务领域却比较匮乏,需要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前端高增值环节迈进。建筑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服务,当前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仅占有极少份额,需要参与国际竞争,帮助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从建筑设计企业本身来讲,发展海外市场短期内是投入为主,产出率较低,但长期来看,随着对海外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海外市场的业绩表现也能反作用于国内市场,提高企业国内市场影响力。面对“后世博”挑战,建筑设计企业仅仅以上海或者国内市场为生存发展空间的时代已然过去,积极应对国际化竞争、拓展企业市场范围,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是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