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承包商”到“设计投资商”
大步“走出去”,内地大型建筑设计企业有优势。比如,改革开放30年来大规模建设中,众多超大型复杂项目、超高层项目提升了设计师的技术水平,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再比如,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相比,内地建筑师及工程师们的薪酬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设计师们薪酬的一半,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低价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等等。

世博会石油馆 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承建(图片来源:腾讯)
不过也仍有不足。如长期以来内地建筑设计企业以设计为主业的业务结构,已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市场以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BT(建设转让)等发包模式为主流的需求。再有,与国际市场上众多知名的设计大师相比,内地建筑设计企业的原创力显得单薄;对海外设计规范体系不熟悉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制约内地建筑设计及工程总承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扬长避短,需要苦练内功,将产业链向设计的前端和后端两端延伸。世博园内不少上海建筑设计企业承接的工程,就是按照国际工程界通行的惯例,采用了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方式建造,是名副其实的“交钥匙工程”。更需要建立有效的海外营销渠道,用符合当前国内设计企业实际的方法开拓国际市场。
现代设计集团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印度,和当地设计公司合作,承接了古吉拉特国际金融城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总体规划及部分单体设计;与“中”字头国际工程总承包公司合作,一方面可以作为其设计分包,另一方面可以联合他们共同投标。如与上海建工集团、外经集团组成联合体投标获得的越南河内国家体育场项目,已如期竣工;另外争取获得参与一些援外项目、优惠贷款项目和“资源换项目”的机会。安哥拉邮电部属下的某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以外,现代设计集团还欲采取更为主动积极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包括从设立海外联络处着手,再根据项目承接情况适时设立办事处等分支机构,直至注册分子公司或与当地合作方成立合资公司,形成长期有效的“核心根据地”;利用并购等方式取得新市场等。另外,尝试以设计费入股的方式参与一些政府投资的BOT(建设运营转让)项目、BT、EPC项目,实现从“设计承包商”到“设计投资商”的升级。
“虽然开拓海外市场前期投入大、收益慢,然而,远见者赢,我们需要看到海外市场的潜力。未雨绸缪地投入,或许可避免或缓解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性瓶颈,同时造就一支熟悉国际工程建设市场运作规则的人才队伍。”严鸿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