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建筑生态节能的宏观策略与实施技术体系
发布时间: 2010-02-04   来源:网友栏外人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六、生态节能地产产品的成本与风险分析

1.成本分析

据跨国设计机构五合国际(Werkhart International)实际操作及研究资料,建筑节能是以一定室内舒适标准为前提的,在中国建造不同程度的生态节能住宅成本也有所区别,五合国际将成本划分为低、中、高三种梯度模式。

低度模式:住宅节能达到国家规范标准,采用外墙保温,隔热措施,每平米造价约增加100元左右。

中度模式:节能标准介于低度与高度之间,依据不同的自然区域会有区别,据五合国际在全国二、三级城市初步探索成果,每平米造价约增加400到500元。

高度模式:住宅实现高舒适度低能耗的标准,达到或超出国内的北京锋尚、Moma等住宅节能要求。

高层住宅每平米造价均增加800元左右,别墅每平米造价约增加1500元左右。

2.风险分析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在欧洲已有20年的运行历史,已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系统。通过对体系中所涉及管材的“疲惫应力实验”,某些管材可以保持100年质量要求,技术成熟度可见一斑。对于国内节能建筑的市场运作,绝对的风险不可避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施工质量

我国不同地区的施工质量不一,难以使优秀设计完整执行下去。节能建筑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因为我国的建筑工人大多来源于农民,施工人员素质同国外同行有较大差距,技术素质的欠缺对工程监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分项委托中带来的内部合作问题

生态节能项目若采用分项委托设计,不同设计机构的衔接与配合非常重要,整个项目的成功来源于不同团队的无缝合作。若此环节运转不当,会为节能项目带来隐患。

三是伪高科技设计机构的迷惑

某些设计机构并无实际操作经验,以高科技节能设计自居,屋顶绿化小区就可称为生态小区,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即命名为节能住宅,这种“东郭先生”的危害也相当大。

3.公共建筑成本与风险

 因为公共建筑与其它建筑的节能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并且公共建筑的能耗远大于普通住宅,因此公共建筑的节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公建之间能耗极大,就是同一时代的公建能耗差别也很大,五合国际(Werkhart International)为合肥大剧院设计的生态节能系统,是国内成熟的节能技术体系。

建筑的一次性资金高于变通建筑,业主不愿投入,形成建造节能建筑积极性差的局面。

3.施工监管不力及施工验收手段差

中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节能设计规范,包括2005年7月,我国批准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施工质量差,施工验收不严格,使中国的节能建筑数量很少。国家现有的节能建筑规范未能在施工验收阶段严格执行,许多不合标准的建筑也能投入使用,使不达标建筑不断出现。

4.公众节能意识不足

我国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落后,也是制约中国建筑节能推进的重要原因。公众作为住宅的消费者,意识影响行动,决定了自身对住宅的选择,并进而影响了开发商开发什么样的产品。

公众对节能建筑的意识不足,对节能建筑的需求不强,开发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自然在操作中对开发节能建筑也缺乏热情。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