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地产界 > 新闻  > 正文
CPI符合央行预期 近期加息可能性不大
发布时间: 2010-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投稿 
央行行长周小川11日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符合预期。分析人士据此认为,此表态可能意味着近期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周四公布的物价数据超出此前市场预期,并使得加息预期有所升温。但央行行长周小川11日表示,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符合预期。分析人士据此认为,此表态可能意味着近期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CPI指数一直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2月CPI同比上涨2.7%,数据的超预期增长使得市场加息预期再起。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由于目前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为2.25%,低于目前CPI涨幅。加之今后几个月CPI的涨幅不会低,出于货币政策应有一定前瞻性的考虑,央行很可能会在两会之后启动加息。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未来一段时间物价的总体趋势还将保持上升。综合考虑,预计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将成为常态,同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将继续加强,两会后加息窗口已经打开,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将小幅升值3%~5%左右。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了不同意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2月份CPI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季节和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相信随着季节因素的逐渐消失,3月份CPI的同比涨幅很可能会有所回落。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然CPI同比涨幅已买过一年定存利率水平2.25%,但目前物价上行的压力并不大,并不会导致加息因此而提前,特别是在我国货币政策肩负多目标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除了CPI,国外的利率水平也是央行考虑是否加息的另一重要因素。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认为,加息对资本流入有双重效应,既可能加大资金流入的套息冲动,又可能通过一直资产泡沫削弱资本流入的动机。其净效应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因此,货币政策退出过程中,加息要格外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行长周小川6日曾表示,非常规政策回归常态的时机选择需要非常慎重。

张晓晶认为,加息的原则是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增长与通胀的总体态势,同时关注美联储的反应。如果经济有过热迹象,那么加息将很快来临。而如果经济复苏基础还不够稳固,那么加息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某些月份出现较高的通胀(比如超过政府调控目标——3%),也不会轻言加息。

鲁政委则预计,由于我国货币政策肩负多重目标,年内可能最多加息1 次,最可能的时间窗口为6-9月份。当然,2 月份依然强劲的信贷可能会令未来央行继续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

交行金研中心报告指出,当前,货币和信贷投放过快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始终是推升我国通胀压力的基础性因素。要及时回收过剩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信贷窗口指导为主。年内加息虽然已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内央行加息的压力并不大,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较小,进入二季度后利率有上调27-54个基点的可能。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