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纵论建筑美丑  > 正文
纵论建筑美丑
——畅言网建筑师沙龙“春来茶馆”第十三期
发布时间: 2010-12-24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王邕:获奖作品必然有其突出的特点,但是中国的评奖机制和方式存在问题,从电影的评奖中就能看出来。比如中国的金鸡百花奖和国外的奖项运作方式完全不同,这个问题涉及到各行各业,这个趋势不是个人能够改变的。所以建筑师在创作中要有自己的标准,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邓智勇:对于建筑评奖而言,我认为中国足球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中国足协就是权威机构的缩影,裁判就是评为的缩影。所以对于建筑评奖就很难去评说了。评奖是为了评建筑的好和坏,这与评建筑的美和丑是两码事,也许一个好的建筑的建设初衷就是要以一个丑的形式而存在,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奇怪。

方铁英:谈到建筑奖项,我觉得有关奖项的设置不是很明确。比如鲁班奖到底是一个什么奖项?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主要是看项目的政治意义有多大。我觉得MAD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通过竞赛、发奖学金将建筑系学生送到国外学习,这种奖项我觉得很有意义。至于一些大的奖项,对于库哈斯这样的大师而言,并不是特别在意。建筑师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是最重要的,如何保留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郭文斐:谈到建筑奖项,很多建筑师并不是很在意国内的一些建筑奖项,但普利兹克奖还是非常好的。欣赏过那些获奖者的作品之后,给我的感受是这些获奖者会在自己职业生涯内创造一种建筑语言,不论是库哈斯还是扎哈,或者妹岛和世,他们都用自己的建筑表现出了自己的语言。比如,我最开始欣赏妹岛和世作品的时候,觉得抓不住她的建筑风格,就是一些白色的房子,但是当把她的职业生涯串联起来之后,就会发现她创造了一种建筑语言。可能有些建筑师在建筑形态、风格方面做得和大师们很像,但是他们得不了这个奖,因为他们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这种语言的创造者。能够拿到普利兹克奖的人一定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人,他的很多想法都是跳出圈外的,我对这些大师也很崇敬。而目前中国的奖项还是太机械化了,有些在概念上还不是很清晰。

汤青:对于建筑奖项问题,我觉得不能太过认真,有些奖项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大家心中自有公论。另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些建筑师设计作品的时候,需要外界给他一个肯定。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获奖,但也不能认为奖项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肯定。建筑师应该不断突破自我,不论在施工还是设计过程中要突破各种限制条件。我们支持国家设立这些奖项,但我们不能特别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大家都认为特别好的建筑,它一定会有自己的出众之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如果为了奖项大家争抢得不亦乐乎,甚至出现一些违法现象,就失去评奖的目的了。

范黎:国内的一些奖项我不是很了解,但普利兹克奖在评选的时候我是很关注的,那些获奖者也确实是实至名归。就我本人而言,是否获奖都是一样的。对建筑师而言,设计成功一个作品是很不容易的,其实这个作品能够设计成功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好的奖项。当然,评奖是别人对建筑师的认同,但建筑师真正能够设计成功几个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胡罡:关于建筑奖项,有一个问题就是建筑奖项是如何评选出来的。我不是说那些评委是谁,而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奖项都是图片暴力。例如我们也参加过很多国内知名的奖项评选,而且也有一些建筑获得过这些奖项。但是我们在参评的时候,主办方都要求我们要提供若干张分辨率不低于一定数值的图片,这就等于将建筑扁平化了,更像是建筑摄影展。

陆静:建筑奖项的评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评委素质等方方面面的文化差异问题。当人们到了一定的层次就会认为这个建筑是非常美的,没有到达这个层次就认为这个建筑是不美的。他可能会关注这座建筑使用起来是否舒适,并没有细化到建筑艺术层面上来。有一个香港的朋友给我举了一个恰当的例子,他说香港是个文化沙漠,无论你是否富有,大家喜欢的都是一类东西。比如大家都欣赏同一种音乐,穷人听收音机,家道小康的人买音乐光盘,有钱人的可以去买演唱会的门票,最有钱的人可以把艺人邀请到家里。在国内,北京、上海或者其他大城市和一些国际化城市也越来一样缺乏特色,人们没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东西,所以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对美丑的判断。我曾经接触开发商的很多不同类别的评选,很多都是具有很强烈的商业色彩的,而如果我们建筑行业的评选都是这种形式的,就觉得没有意思了。

会后合影

幕落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