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住宅产业化设计路在何方  > 正文
住宅产业化设计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 2014-01-20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彭小虎:

彭小虎

我本人之前只是在论坛或者会议和网络上了解一些关于住宅产业化的,并没有参与过太多住宅产业化的实践,但是我确实是见过刚才樊总说的。我之前做海关博物馆的时候用混凝土构建,就万科它做的那个外墙板,从窗户到保温材料再到外装内装都是整个一体做出来的。我们也从厂家的总工那了解过,确实和我们以前的住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它从设计到施工都完全是全新的技术。所以,提到产业化,这个事情在建筑师内部也是有不同的理解。其实这种技术是需要我们行业内部去学习的,但是现在大部分人都说产业化不好推进,我觉得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力还是很便宜。而且,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命题的问题,比如说它按照什么标准和模式去进行这样一个命题以后做出这么一个东西。但是每个开发商、每个项目、每个地块儿的命题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技术上还是要降低到那个层级以后,在那个层级上进行装配进行生产。产业化还有个范围的东西,而且在不同范围内产业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集合住宅的产业化是用的一种方式,小别墅的产业化用的是另一种方式。我觉得产业化不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专业的事情,光靠设计师也不能把产业化推行出去,大家要一起合作做好才能把产业化推出去。

严涛:

我想补充一点,工厂化肯定是一个潮流,但我认为产业化是要通过大规模的复制才能真正称得上真正的产业化。工厂化完全可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但它肯定不能代替产业化。所以,我觉得产业化就是要追求高效率,节省重复投资,可复制,可快速生产,可批量。

苏航:

我也补充一点。其实我建议在公共层面做一个体系可能更好,因为中国南北的气候不一样,可能有公共资源才好推进,又容易把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一块儿,我们把这个体系建立得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樊则森: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和严总简单交流一下。其实不同的企业观点不一样,像我们还是相对开放的。我举个例子,我的名片上不是写着北京院建筑产业化工程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吗?我们中心做什么事儿呢?无论对院内还是对院外,我们只做我们擅长做的。比如传统的初步设计施工图我们做,比如我们院内哪个设计所或者哪个工作室有一个产业化的项目要做,他得跟我合作。我们从前期策划开始,方案我们两个共同做,保证你这个东西能够按照产业化的逻辑去推进。方案做完后,咱们就按照方案做初设施工图,初设施工图阶段就都是你的,我只给你当个顾问,还可以根据情况谈顾问费。你的施工图差不多了再给我,我和甲方签一个合同,就是预置构建加工图,并且又单独取一个费用在我这儿。实际上,就是把咱们传统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说那个设计过程分成现在变成的五个阶段,我两头收费。其实我们是欢迎所有的人都这样做,而且我也非常欢迎跟所有的同行来共享这个东西,这也是我给董事长汇报的时候他们都认可的方式,否则你那路会越走越窄。

李小宁:

我简单说几句,刚才听大家谈了这么多也挺有启发的。实际上推行产业化对于设计来说是很难赚钱的,因为产业化它是带有标准化、程式化的一种东西,实际上它已经成形了,从设计规划的角度来说,基本上真正赚钱的是在后面。我个人认为产业化可分为以下几块:

一块是在设计规划这个阶段。它的标准化和相对城市化不是太多样化的,而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大规模的生产针对某一类人群它可能就是不断的复制,因为只有不断的复制以后才能降低成本,在设计上,它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城市化。

第二块是在生产企业方面。产业化主要是依靠大批量的生产,不光是缩短时间、减少排放,它还要使用一种标准化的材料、标准化的装配方式来降低成本,并且质量还得有所保证。另外,产业化还需要拥有包括技术、技术监理、技术施工等这些产业化的专业队伍。我们现在产业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现在所有的产业化基本都是一些农民工和技术上不高的人按照你的要求在做,实际上你没有培养一个真正的产业化队伍。还有,在产业化的后期,也就是在施工完成以后对产业化住宅的管理以及最后住宅反馈回来的比如后期的一些服务和维修这些方面,更是缺少这样的队伍。所以,我说产业化还是和量有关系,它得是大规模的才能形成大的产业链条。

樊则森:

我觉得咱们可以畅所欲言,实际上产业化的概念真不是您说的同一个产品的规模化,它是生产方式工业化的一种集成,是整个住宅建筑行业大家都通过工厂生产的方式来提升产品,而这个产品通过一种适合的模式把它组合起来。我举个例子,从一定的规模才能叫产业化这个角度来说,有它的道理。但是,一个构建厂的生产线是一个自动化的生产线,在我的生产线上可以生产正方形的墙板,也可以生产三角形的墙板,还可以生产圆形的墙板。我是在生产线上生产的,对于我的生产线来说模材永远不变,变的只是它的一些辅助的模具,那么在这个生产线上不停的生产墙板,实际上它就已经形成一种产业化,也就是说它的规模不是多少块墙板,而是我每年能生产多少包混凝土的预置构建。

李小宁:

樊总,我很赞同您的观点,而且不出十年中国可能就和欧洲接轨,还有可能以后都是这样的生产方式了,但是我觉得跟今天说的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可能扩大了。你刚才说的概念,我认为它不叫住宅产业化,应该叫住宅的科技进步,进步了之后就是减少现场人工。到那时,不光是住宅,所有的公建、所有的建筑最后可能90%都像欧洲似的变成工厂化了。

严涛:

我觉得在没有住宅产业化这个词之前并不意味着咱们中国就没有住宅产业。从用手工做发展到用工厂做,再从工厂做到成系列、成标准化做,这个可能才是我们研究大部分住宅应该发展的方向。当你可以把工程量的制作变成一个只生产系列的产品,你才能快速提供产品解决老百姓的转换需求。

彭小虎:

我觉得,首先,我们可以不在工厂里面生产,因为通过传统的方式一样是可以生产出来,然后你肯花钱肯用人肯搭架子,我们之前在798就通过传统的方式做过一个。我们是先拿一个模型,通过计算机把它贴成片,然后根据每一个片去找它的形状,再根据这个形状去给钢结构工厂画出一根一根的钢柱,然后再横着切,接着让工厂用钢板把我们这个图放上去切,然后再拼,再把混凝土往上面一层一层抹,最后抹成最后一个墙。所以说,这个事情手工时代不是不能做,但是通过刚才樊总说的那种方式,在工厂里面不管是通过它类似于3D打印,还是计算机这种方式,它都会比我前面说的那种快。即使它是私人定制的,通过这种方式都会比你纯手工的快、精确,而且质量性和安全性等等都会很高。

李小宁:

我听大家谈了很多,觉得很有启发。咱们后面讲的都是生产了,生产怎么加工然后最后出来怎么定制化和个性化。回到咱们前面说的,任何定制化前面都必须是设计先行,没有设计你的定制也就没有依据。这个设计要看看未来能有什么变化或者适合产业化的一些变化,我现在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想法,而且它不一定完善,所以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再畅想一下。我们现在的设计基本上还是延用过去的那种方式,未来随着咱们产业化发展,它可能会倒逼着你产业化创新,你不创新就适应不了产业化,哪怕你利用最先进的设备在后面再怎么完善,做出来的房子不被大家需要,那你的房子也不漂亮。所以我认为实际上的核心点还是如何回到咱们的原点,咱们怎么把这个原点做好,用它去带动产业链,然后用产业链的技术再推动咱们的设计,所有的环节相辅相成地往前发展。产业化它是一个宏观的东西,涉及的链条太长,我们在这个链条上怎么能做得有些新的想法。

樊则森:

刚才彭总说的我很有体会。我认为,实际上,不同的建筑师建筑善于用不同的材料,比如有的建筑师喜欢用钢结构,有的建筑师喜欢用竹子结构,有些建筑师喜欢用木头结构等等,你只要把它当成一种材料、一种建构方式来研究就可以了。而且,我觉得设计师做产业化不会失业,只有你在原地踏步,或者你只会做那种钢筋混凝土的,又或者你做的那一块的市场越来越小,然后新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可能就要失业了。但是,如果你是与时俱进的,那么你可能就不会存在事业问题。

幕落

责任编辑: Ju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