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院也在尝试用BIM做了一些项目
畅言网:您如何评价BIM在中国目前的表现?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有效推动BIM在中国的发展?
陈宇军:目前国内真正用BIM做设计的设计院不是很多,很多设计团队是和BIM团队分开的。我们目标是培养出色的BIM设计团队,设计团队即BIM团队。如果设计团队和BIM团队分开,会带来大量的重复工作,需要大量的校核、纠错、改错,浪费时间和人力。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方案是建筑师本身掌握BIM设计工具,针对年纪较大不能很快掌握的,我们可以尽可能配一个人协助他。最初就要用BIM来设计,而不是二次“翻译”,一旦形成“翻译”模式就很难改变。这种情况下,参加一些BIM设计竞赛是可以的,但这不是应用BIM的本质。清华院的目标是在今年培养几个真正掌握BIM技术的设计团队,相应地我们BIM技术中心的工作并不是底层的描图建模,而是高端的协助工作。
畅言网:贵院在今后推动BIM应用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划?
陈宇军:庄惟敏院长谈到BIM在清华院发展的目标,希望在3到5年内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我认为这个时间段既漫长又紧迫。我们的任务压力较大。有的人甚至说全院的推广需要十年的时间,我认为让每一个人都完全掌握BIM工具不太现实,美国的建筑师也达不到这种程度。随着对于BIM探索的深入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务实态度,循序渐进地推动BIM的应用。首先从建筑方案设计和设备管线综合方面加大应用,然后扩展到全过程、全工种,并进而影响到后期施工及运营等方面。

BIM带给建筑界的变革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是从整个产业层面的变革
畅言网:在全球工程建设市场,BIM的推广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可以说到了一个转折点。在中国BIM正在被建筑师们提及,正在引发建筑界一场新的革命。您如何看待这种变革?
陈宇军:BIM带给建筑界的变革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是从整个产业层面的变革,产业链将会发生变化,利益分配将会重新划分。举个不好的例子,现在国内在报价方面有很多说不清楚的地方,甚至有些环节为此抱欢迎的态度,这种不良的现象阻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是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BIM设计工具造价的信息都在电脑中生成,可以非常明晰地列表呈现,也就没有了做假的机会。所以单纯从为了使中国的建筑产业能够健康发展的角度看,BIM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大的层面上说,BIM将会关系到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能够影响到本产业各环节的从业人员。

陈主任和建筑师探讨设计问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