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网:您认为BIM在中国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阻碍?
陈宇军:我认为在中国推广BIM的障碍有两方面,第一是技术层面,做BIM投入比较大,设计师要花几个月去学习,产值会受到影响。还会受硬件设施的制约,规模较小的设计院无法承担。第二是整个产业的外部影响,如果甲方认识不到BIM的优势就不会促进应用,所以必须整个产业协调起来才能体现价值。BIM技术提高的更多的是设计+建造+运营的综合效率,而非单一设计环节的效率,这使得设计院对此并不抱十分欢迎的态度。但长远来看,BIM的综合效率会使得采用BIM技术的设计院所在投标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目前针对BIM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形成。施工时才发现的管道碰撞甚至可以让承包商从中赚取更多利润,这种损失甲方是要承担的,并且,这种表面的利润其实通过降低施工进度影响了施工商的效益,大家没有赢家,BIM可以完全避免这种问题发生。甲方只有等到BIM相关的整个产业链重新建立起来才能得到收益。对于BIM最前沿的实施者,我认为大院有实力在最初阶段不考虑直接的盈利问题,要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用长远的眼光看待BIM的发展。

BIM设计团队忙碌工作中
畅言网:在具体的学习和应用中,您认为BIM相关的软件掌握起来困难吗?
陈宇军:学习BIM相关软件可以说并不困难,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项目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具体方法。BIM设计与2D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BIM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并“有法必依”,掌握这些规则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掌握之后并不需要高深的应用技巧或深厚的计算机基础。我们技术中心是专职研究和推广应用BIM的,并没承担产值的压力。院领导希望我们把科研优势和生产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单单做培训和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承担或参与到项目中,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使我们的BIM团队得到锻炼,锻炼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人。清华大学目前在BIM行业标准方面也在和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创造了很好的氛围。我们希望和大家携手努力,积极推进BIM在中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