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数字中国 开启BIM时代(二)  > 正文
BIM的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无需犹豫
——访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小组组长、技术主管杨远丰
发布时间: 2011-03-15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转载自: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山古镇灯都商厦结构模型

畅言网:贵设计院(公司)在推进BIM应用过程中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工作?采取哪些措施调动设计师应用BIM的积极性?

杨远丰:在2008年以前,我院对BIM的推广主要是组织软件的培训,鼓励实际工程的应用,但主要还是设计人员自发的试验,应用范围也仅限于建筑方案与施工图。从2009年开始,进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阶段,成立专门的BIM技术小组,以三维管线综合设计作为突破点,将BIM技术应用于各专业的设计,项目规模也不断增大,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与此同时,通过院内讲座的形式将技术成果与效益进行宣传推广,使更多的设计师对新技术产生兴趣。从今年开始,以BIM技术小组为核心,对各设计所的设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将BIM技术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

畅言网:设计机构普遍会遇到建筑专业,推行BIM可能较为容易,而结构、给排水、水暖电、总图等专业应用较难,再要求实现进一步的协同则更有难度。贵公司在这方面是如何实现协同工作的?

杨远丰:建筑专业对BIM的接受度较高,这既跟建筑作为龙头专业有关,也跟BIM软件的建筑专业最为成熟、本地化程度最高有关。在我院情况类似,早期的BIM实践基本上是建筑专业,但成立BIM技术小组以后,三维管线综合的设计涉及到全专业的协调,也使各专业的设计人员看到了BIM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结构及设备专业的设计人员产生了学习与尝试BIM的意愿。

畅言网:BIM革新推进到更深层次,必定会与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既有的体制、管理发生碰撞,而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破除这些壁垒。如果贵公司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呢?

杨远丰:随着行业趋势渐趋明朗,BIM在未来的普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所共识。因此,传统管理体制的壁垒在各方面的影响下已经渐渐消融。对于本院来说,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趋势交织,恰恰是中层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从去年开始,可明显感觉到,许多的中层也已成为主动一方。

珠江新城F2-4地块项目MEP模型

畅言网:您如何看待BIM在设计与建筑方面全球统一化的潜力?贵公司在今后推动BIM应用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划?

杨远丰:BIM在欧美日等国外建筑市场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港台的许多设计公司应用BIM也已非常成熟,因此许多与境外合作项目都必须采用BIM软件来协同设计。BIM技术的信息共享大大减少了以往二维CAD设计流程所造成的信息流失与配合失误。随着BIM软件团队协作模式的成熟,通过互联网进行协同设计也将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