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名人故居,延续城市记忆  > 正文
名人后代谈保护名人故居
发布时间: 2013-03-26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冰心女儿吴青:

前不久到国内一些沿海省市参观当地名人故居保护状况,虽然房子保护得还不错,但过浓的商业味让人看不见故居所承载的名人精神。这些名人的主要观念是什么,精神如何继承,是现代人应该考虑的问题。走进名人故居关键是能否在其中看到这个历史名人的观点和精神。现在因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名人故居的建筑以及其中的展示都有些变味了,甚至脱离了历史。要原汁原味地保留故居的本来面目,原真性是故居展示的一个重要原则。

应该建立一套法制来保护名人故居,而不能凭某些政府官员的喜好。

陈云女儿陈伟华:

名人故居的保护是一种文化传承,首先要保护下来,才谈得上如何发掘其中的内涵。

名人故居不应该就只是简单的陈列摆设,等待观众上门,而应该主动走出去。比如陈云故居纪念馆就经常开展诸如馆际交流、召开研讨会等活动。名人故居要“活跃”起来,这样才能起到教化群众、传承文化的作用。

郭沫若女儿郭平英:

别把故居办成综合博物馆。前往严复故居时,走在郎官巷里就感觉很不错: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并不宽敞的巷子,已经就给人一种回溯历史的感觉,再走进严复故居里,就很自然地融入了这里小庭院的格局模式,与历史人物进行精神交流。如果一个名人故居从里到外充满了各种现代气息,就大大破坏了这种氛围,反而会使得故居有些不伦不类了。

萨镇冰侄孙萨本珪:

大家对位于朱紫坊内、近代中国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居住过的萨家大院了解较多,但对于位于中山大院内、冶山旁的萨镇冰故居就了解不多,这个区级文物单位已损毁严重,亟须保护,它如果能得以修复,可很好地与福州冶山文化形成互动。另外,萨镇冰小时候还在三坊七巷的黄巷内住过几年,这一处建筑早已被烧毁,不过现在还保留着老井,这更是鲜为人知。上述萨镇冰居住过的地方应形成一个有机的保护整体。

林则徐6代孙女林祝光:

省政协委员们促成了位于福州市文藻山的林则徐故居第一期的修复,但林则徐故居其他部分破损严重,二期、三期的修复应尽可能快启动。在东莞林则徐进行禁烟运动的地方,当地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保护林则徐生活过、工作过的建筑与遗迹。

责任编辑: El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