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坐落于宣武区、崇文区及丰台区交界处,南二环路、南三环路、马家堡东路、马家堡西路之间,凉水河北侧。成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大火车站,有“亚洲第一站”之称。
北京南站占地面积49.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站房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高架候车厅以及配合的高架环形车道、站台轨道层、换乘大厅、地铁4号线、地铁14号线。预计2015年北京南站的年运量超过1.5亿人次。到2020年南站运量每年超过1.9亿人次。

北京南站区位图
现代时尚建筑外形设计吸引眼球
新北京南站的独特外形设计给了人们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其实,在新北京南站建设过程中,南来北往的旅客透过列车车窗就已经对他那独特的外观投以关注的目光了,有人甚至以为他就是鸟巢;有的人把它比喻成眼睛,中央突出的部分为“眼球”,把它看作为北京向世界打开的一个窗口;还有人把它比喻为“天外飞行器”、“巨蟹”。
从南北两个方向看,中央主站房微微隆起,东西两侧各两跨钢结构雨棚,层层跌宕,酷似横向拉伸的祈年殿,融入了古典建筑“三重檐”的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皇家气韵,延续着古都文脉传承。作为亚洲新型铁路客站的典型代表,新北京南站是目前国内铁路客站中规模最大、先进技术运用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车站。它也将成为与北京这一现代化的大都市相融合,矗立于永定门旁的新的城市标志性工程。新北京南站在设计中还对站场的布局进行了多次优化,对站台的宽度、长度和股道间距、到发线有效长度等也作了精确定量,达到了节约用地、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
站房设计理念实现重大变革
走进宽敞明亮的南站大厅,高大深邃的玻璃穹顶和热带椰林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大厅内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进站口红红绿绿闪烁的指示灯交相辉映,各种电梯与残疾人专用电梯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由此,这一全新的现代化车站,完全颠覆了国内传统车站拥挤、嘈杂、功能不完善的形象。新北京南站是按照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经济性、文化性要求设计建设的完整、和谐、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南站鸟瞰图
新北京南站建设把大交通的概念引入车站。国铁、地铁、公交、出租车以及其他社会车辆在站房建筑内实现立体换乘,旅客进出站可选择多种交通工具,更加方便快捷。由于新北京南站主要开通城际快速列车,以服务旅客快速换乘为核心,新北京南站从结构到内部设施配套、装饰、装修风格均较以往客站更具先进性和人性化。其超大空间及简洁、舒适的候车环境为旅客所独享。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把环保概念融入建筑,也开了国内站房建筑之先河。
人性化设计亮点纷呈
新北京南站从设计和使用功能上把握了旅客至上和人性化的人流组织原则。全方位实现了“零换乘”和无屏障候车。环绕中央站房和两侧雨篷,新北京南站建有内外环高架桥,全长2.8公里。高架桥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建有立交,犹如4个张开的巨型触须,与南二环、南三环、马家堡西路、马家堡东路连接成一体,实现了铁路站房与市政交通的无缝连接。乘坐出租车或者其他社会车辆的旅客可以直接进入内环高架桥东西两侧长120米酷似T3航站楼的落客平台进站。

北京南站地下一层平面图
节能环保设计理念贯穿始终
新北京南站倡导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在建设中,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500余次,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北京南站中央站房采光带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太阳能一级组件与屋顶结构紧密结合保持了屋顶结构的建筑风格和观赏性。安装太阳能电池板3264块,占主站房中央采光带的35%,总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实现自发电10万千瓦时,可节约燃煤3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7吨,创造了目前国内公共建筑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面积之最,有着在全社会倡导节能环保的功效,成为公众示范建筑。同时,由于新北京南站整体建筑大量采用透明玻璃幕墙装饰,从采光天窗及各个方向透进来的阳光,也将极大地节约站房照明用电。
新北京南站另一项重要的节能环保举措是天然气、热电冷连供加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天然气、热电冷连供,以燃气涡轮发电机为能源中心,充分利用燃气发电机产生电能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烟气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直接进行制冷或制热,使天然气的最高使用效率从35%提高到95%以上,达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理论上可节约该站使用电量48.7%。污水源热泵系统利用新北京南站所在地原东庄公园内丰富的地下污水源作为冷热源,设计的热泵+冰蓄冷系统,冬可供暖,夏可制冷,最大冷量为26880千瓦时。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实现了空调系统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