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日本地震,别只顾解恨  > 正文
地震之殇与城市“大避难所”
发布时间: 2011-03-23   来源:网友流年┈━═☆投稿 

这一次的日本大地震,日本国内立即启用和临时征用了很多应急避难所,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但避难所的力量仍显不足,作用还可以更大。

图片来源:百度

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他救,是人类应对自然灾难突发的“两条腿”。频发的地震和诸多的灾难,考验着“两条腿”并行的效力和能力——在这其中,发挥城市的“大避难所效应”就是一个重要课题。

预先设立并规范管理使用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建设避难所并不取决于城市本身可能发生多少灾害,而是一旦灾害发生,必须要有足够的躲避场所来容纳城市人口,挽救生命于累卵之间。这些场所平时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和停车等。

图片来源:百度

近年来,国内中心城市纷纷建设避难场所,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作为避难场所已经建成,目前还有20多个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应急避难场所;上海市到2012年底,将建成2—3个配备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等的物资库,并配备通信设施的I类应急避难场所,可供受灾居民避难30天以上。深圳市共选址布局固定避难场所452处,最高可容纳600万人避难生活。希望这样的做法和理念能尽快普及,得到更多城市管理者的效仿。

图片来源:百度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不仅应该是美丽和现代化的,还应该是安全和可避难的——这本是城市的责任所在。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