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新城幼儿园坐落于上海北郊的嘉定新城,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这里既不是农村也不是城市。被这样一种模糊不确定的环境所包围,建筑更加重视自身的提升,直接矗立于场地之中,同场地形成一种很明显的并列关系。同周围开放的环境不同,幼儿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建筑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被合理有效利用的区域,由15间教室和一些游戏室组成;另一部分是被刻意放大的交通空间,即一个通过多条坡道与不同楼层相连的中庭。

嘉定新城幼儿园
中庭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日常生活体验不到的情感的和娱乐的空间体验。除了作为交通空间的功能以外,中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也为空间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建筑的外部形式和立面都反映出同内部的必然联系。这栋建筑除了两个相互分离的体量,不同楼层不断变化的高度也被明显地反映在立面上。
嘉定新城幼儿园位于上海北部郊区一片旷野之中,和我们其它习惯于尝试分散体量的设计策略不同,这次是选择了将完整且有力的体量矗立于空旷的环境中。
建筑由两个大的体量南北并置而成,北侧这个体量是主要的交通空间——一个充满了连接不同高度高差的坡道的中庭,南侧这个体量则是主要的功能教学用房,总共有15个班级的活动室和卧室,还有一些合班使用的大教室。
以坡道为主要交通联系的中庭提供了超越日常经验的空间体验。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有趣的、有活力的、有想象力的空间,是每个儿童每天在进入这幢建筑之后,再分别到各自的教室去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被刻意“放大”了的空间体验,它揭示了这幢建筑所有与众不同之处的根源。
中庭空间内的高差变化最终以一种内在的必然性反应到建筑的南立面上。这种平面高度上的错动令这座建筑充满动感,在高差发生变化的位置还有意设置了一些向内凹的户外活动空间,一方面这加剧了高差变化在立面上的可视程度,另一方面也令传统意义上的沿水平方向展开的庭院组织模式转化为沿垂直方向展开,“庭院”及其幼儿的活动由此成为建筑立面的一部分。
空间的模糊和不确定性为这座幼儿园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