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这地标、那地标  > 正文
大兴土木也有很多说法
发布时间: 2009-12-14   来源:网友戚风投稿  转载自:山西中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兴土木无疑会吸引众多目光,好的坏的,赞成的反对的,都是不了避免的。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兴土木无疑会吸引众多目光,好的坏的,赞成的反对的,都是不了避免的。从地标性建筑的建设来看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建设,但是关于这地标那地标还是有很多说法的。

巴黎凯旋门实景  (来源:百度空间)

应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在我的心目中,一直认为长城、凯旋门、还有苏州的拙政园是完美的建筑,是不是地标我不是很推崇,最重要的我认为这样的建筑可以用“伟大”来形容。长城是石头堆砌的伟大建筑,而拙政园更是一步一个景,这样的建筑我认为就是有影响力的。而现在的很多建筑,并不是很合理,就连最起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都没有做到,常常是在现代商业大街里突然“跑出”一个古代风格的建筑,这样所谓的“地标建筑”,却让我觉得格格不入。

从规划的角度来讲,既然是地标,特点当然还是要有的,但是一味追求高度和规模,追求大型、追求怪异、追求醒目等,而不去顾及周围的设施就是错误的,充当这“地标建筑”,却未必能发挥建筑的作用。所以说地标建筑应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韩国想通过建设地标的途径去发展经济,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过类似的做法,有种说话就是“拉动内需的一大措施就是大兴土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对经济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比较会容易产生资金涌向个别政策扶植的“热门”行业,个人愚见就是本身地产业和建筑业就是这么一个类型的行业,问题规避不了。

在短暂“刺激”之后出现的泡沫问题也是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虽然房地产行业已经经历了一次打的波折,但随着经济危机时期的刺激政策,这种潜在的担忧又要注意了。同样对于地标建设的做法,我想着可以等同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如我所在的山西省太原市今天的十大公共建筑诸如煤炭交易中心等的建设,可以算作是太原未来的新区域地标性建筑,同时它们还有公共基础建筑的身份,比如山西大剧院,可能会对山西的文化市场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拉动一些消费欲望。再比如新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公用建筑,虽然经济效益不大明显,但是对于满足居民的生活满足感,我觉得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