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安藤忠雄的低技主义
发布时间: 2013-11-29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ESQ:经过了西伯利亚。

安藤忠雄:是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次充满不安的旅程。一个人在旅程中,只有思考,无法逃跑。没有钱,语言也不通。与想象中有很多的不同,每天是不安和紧张的连续。能够依靠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身体。那时的感受和我当时从事职业拳手的生涯有些类似。在被绳网环绕的四角形的拳台上,与对手相遇,只有自己奋起全力冲破极限与之较量。最后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的力量。社会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拳台。

ESQ:在欧洲你去了哪些地方?

安藤忠雄:刚到达欧洲,最初双脚踏上的是芬兰的土地。接近北极的位置,气候非常严酷,但那是观赏建筑的绝好的季节。太阳不会落下,一直是白天。连续步行观赏建筑直到身体的极限。在芬兰探访阿尔瓦 阿尔托工作室的时候,很幸运遇到了他本人。并且接受他的邀请观看了他的住所。在此之后,在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各地探访建筑。原本开始这次旅行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遇到柯布西耶,但就在我即将到达法国的时候,他却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遗憾,但是在这次旅行中,我亲眼看到了柯布西耶的很多作品,体验了他创造出的很多空间。在徒步探访很多西洋建筑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建筑就是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沟通的场所。旅行前,朋友对我说:“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和罗马的万神殿是必须要去看的”。但是我最初探访帕特农神庙时,并不能完全理解。大概是由于知识量的不足吧。直到数年后,通过多次的探访,自己才稍稍有些深入的理解。

在万神庙,第一次被从天窗上落下的光压倒。第二次造访时,又被43米的球状空间和其均整的形体所震撼。再下一次去的时候,洋溢着赞诗般的空间又一次将我深深打动。就这样很多次强烈地感受到,“将来到这里的人们的心联系在一起,将感动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才是建筑的真谛。

ESQ:这次海外旅行对您的意义是什 ?

安藤忠雄:因为存在各种不同的世界,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人。我的事务所已经成立了40多年。最近,海外的设计工作数量已经占到我工作室一半以上。可能是由于年轻时海外旅行的经验,所以让我的视野能够看向世界吧。

ESQ:海外的项目应该比国内的项目在沟通上更加困难吧。你是怎样推进的?

安藤忠雄:与其他因素相比,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是最为重要的。之前,在距离威尼斯很近的称为特雷维索的街区,卢西亚诺 贝纳通先生有一个17世纪老住宅改建的FABRICA美术学校的规划设计元素。这是意大利的项目,由于是历史古都,与其他国家的项目相比,开发手续的复杂程度令人惊讶。而且在老建筑上改造也有很多的制约。那时,我们成立了一个由当地的历史学家、结构技术专家、设备技术专家汇聚一堂的团队,来面对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在团队中,大家的心底都对建筑非常喜爱。就算不用英语,我和他们也是能够借词达意的,彼此对建筑的执着让我们的心灵连接在了一起。之后,法国的实业家,弗朗索瓦 皮诺特先生在威尼斯的,将历史建筑保存和改建成美术馆的第二个建筑再生项目,也是由这个团队协助完成的。当时,“反对安藤”的宣传单在威尼斯的各处张贴。当然我能够理解,作为建筑鼻祖的意大利建筑,不能让一个日本人出手的心情。但皮诺特先生却笑着说,这些是很好的宣传效果呀。跨越众多的困难,最终能够成功完成,这些都是团队的力量。构建强大的团队,让我觉得是最为切实和重要的。

ESQ:事务所成立的初期,很多项目是住宅。很多建筑家随着事务所的规模扩大慢慢放弃了住宅的设计。你现在还接受住宅的设计元素吗?对于你来说住宅设计是怎样的一种工作呢?

安藤忠雄:住宅是非常消耗时间的工作。如果过多地接受住宅的工作,在经营方面事务所是无法支持的。所以,事务所一年接受一到两个住宅项目,一直坚持到现在。经营方面的问题大家都是知道的,接受住宅项目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加入事务所的新人锻炼。对于他们来说,最能理解建筑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一开始就接触一下尺度可控的住宅。只能作为半个员工使用的新人,一边敲打,一边教给他们作为职业建筑师的觉悟,成就他们自己作为建筑师的责任感。在建造住宅的同时,新人们会因为紧张而感到非常疲惫。但是,新人好处就是,他们拥有没有经验的新人的热情,反而会比那些拥有相当经验的老员工取得更好的结果。无论怎样,对于我自己来说,牢记那种热情是我坚持住宅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因。

ESQ:慎重地接受住宅项目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安藤忠雄:判断的基准,不是成本、也不是规模。和客户谈谈梦想,看看是否能够一起挑战,就只有这一点。挑战什 呢?根据项目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面向大自然的风景胜地,或者是大城市中心的大楼夹缝中的谷地,都因为拥有特殊的基地条件而产生趣味性。还有在生活方式上迥然不同的外国建造,或许也是一种挑战。家庭构成,或者是职业和居住复合型的项目,都会产生一些相对复杂的设计过程,这种解题式的设计也是一种挑战吧。

ESQ:说起老师的作品,住吉的长屋或许是被提及的代表作之一。这个住宅当时让你跨越了怎样的挑战呢?

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是宽度仅为3米6的狭小基地,两边都只是一墙之隔的3间长屋的中间一间。要进行改建的工程是相当困难的。就条件而言,这比我从事过的任何住宅项目更为严峻。但正是由于前所未有的严峻条件,激发了当时年轻的我的奋斗激情──这样狭小的空间,如果能创造出丰富的空间的话……我强烈地希望成就一个充满惊奇的住宅。在基地和预算都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在我的意识中,希望将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去除掉。在没有浪费的原理构成中,怎样去制作出一个富于变化的拥有进深的住宅空间呢?在考虑如此充满矛盾的主题同时,探索了一种又一种的可能性。终于找到了!在房子的内部包含一个露天空间的混凝土长屋。在空间里经营生活,真正必要的东西是什 呢?究竟居住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呢?这是思想上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的生活,才是居住的本质。在被限制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得能够包含其严酷性和优越性的自然变化,是第一顺位需要考虑的,所以牺牲了它的便利性。

ESQ:在追求功能住宅的时代,牺牲便利性的住宅规划设计,一定会受到周围很大的批判吧。

安藤忠雄:作品完成后在杂志上发表了,设计时最为重视的中庭是被责难最多的。“各个房间去卫生间,或去厨房都要通过户外,下雨天还要撑伞过去,这是欠缺考虑的设计呀!”另一种评价声音说,“这样下定决心的设计是不错的”的人是少数。建筑评论家伊藤郑尔先生是其中的一个,他是这样评论的,“虽然小,但是很有力量。在这里有一个年轻人,创造了一个有勇气的建筑。”因为伊藤先生的人脉,后来建筑摄影家二川幸夫先生也来看了我的建筑。二川先生是被称作,“作品能够被他摄影的话,那一定是一流”的人,他是当代最好的建筑摄影家。看完一圈后,他对我说,“加油呀!今后你设计的建筑我全部会去拍的,以后给你做本作品集”。这一句话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ESQ:那 住宅之外的建筑呢?

安藤忠雄:在我事务所成立之初,只能设计像住吉的长屋一样规模的小住宅。但是最近,特别是在中国,数万平方米的大项目接踵而来。说起在日本国内实现的大项目,就要说表参道Hills了。这个项目位于东京市中心被称为表参道的街道的沿街位置,拥有全长为250多米的沿街立面。一个是大阪老城区的个人住宅,一个是东京重要街道的复合建筑,规模差异巨大。从各种意义上说,住吉的长屋和表参道Hills是极有差异的两个建筑。从普通的眼光来看,这两个项目是属于不同纪元的。但在我的心中,这两个建筑是连接在一条轴在线的。这就是,对于城市来说拥有各种表情的建筑,就是被称为都市的建筑。住吉的长屋对外是没有开口部分的,通过阴沉的混凝土墙壁隔断,与在高度经济发展名义下蔓延着的城市进行着对抗,表现出在城市中居住的个人的意志和思想。另一方面,表参道Hills,是非常尊重既存的人行道上的榉树,尽量压低建筑的高度,很长的立面采用了玻璃来表现其统一性的。为了对抗追求更多的建筑面积和经济效益而侵蚀城市的空间的市场原理,我们请求将已经延续半世纪以上的行道树风景保存下来,从而表现出公共空间的含义。

ESQ:在老师的作品中,就算是商业建筑,也能感受到超越经济原理的空间魅力和其公共性。而且不但是建筑作品,你对于社会的关心和活动也受人瞩目。在设计公共建筑时,听说你还会有一些建筑以外的提案。

安藤忠雄: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作为经济上的政策,政府建设了一些公共设施。由于只关注项目的建设,公共设施要面临的真正问题,在于建筑完成后,这些建筑怎样营运,怎样对区域住民的生活产生影响。就是说在建筑如何使用方面所存在问题。我认为,建筑设施的建设方和使用方,就软件和硬件方面,在规划的初期就应该进行对话。进一步来说,建设方对于自己相关的建筑,以及建设的持续,应该尽量保持其责任感。举例来说,近飞鸟博物馆和狭山池博物馆,兼顾环境整顿和街区生活,建筑周边居住的市民举行活动,用自己的双手种植梅花和樱花。这样的活动已经持续了10年以上。如今,那里已经成为梅花和樱花的有名观赏地,聚集起更多的游人。另外,2006年发起的东京再规划项目中,为了创造出更好的环境,“海的森林的募捐”活动已经展开。这是一个在东京湾垃圾堆砌场地上植树,让绿色的森林再生的规划。通过一次1000日元的捐献,让市民来参与。活动得到了比预想更好的赞誉。五年以来,已经完成了50万人次、5亿日元的捐赠。种植时还是小树苗的树木,现在已经长成5米多高,慢慢形成一片巨大的森林。

ESQ: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各种地方植树,这是和建筑设计相关的考虑吗?

安藤忠雄:设计建筑,或者建造森林,同样是改变环境的方式,都是在创造拥有新价值的空间和场所。

ESQ:包括植树的活动,在你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与环境共生,与自然共生的强烈信息。这些和日本的文化有何关系吗?你是怎样考虑日本的传统的呢?

安藤忠雄:我对于无视地区固有传统,无视风土人情,只追求经济性和功能性的建筑设计方式是强烈反感的。在这样的地方存在的建筑,通过建筑传承地区记忆,这是我设计工作中追求的最为基本的主题。比如在上海,在保存维护外滩原来风景的同时,在另一边建设超高层大楼,成就了拥有近代的风貌的城市风景。如果是否定历史,浦江两岸都改建成功能性的大厦的话,城市的魅力就无法孕育。每次来到上海看到外滩,就为这个城市对历史的崇敬而感动不已。想到日本的文化,就会提及其四面环海的、绝美的岛国自然风光。起伏的地形和四季的变化,孕育了日本人民对于自然的敏感和独特的文化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感性在近代已经渗透到普罗大众中。浮世绘、歌舞伎等传统艺术,就在大家的身边存在着。对应这样的日本文化特征,经常会被提及的是,与中国的壮大和标志性相对照的,日本文化中的集约性和纤细性的表现。比如说数寄屋的茶室和京都的石庭所代表的拥有内向紧张感的绝美世界。当然,与中国文化相通的、雄伟壮丽的日本建筑也是存在的。全长480米的巨大的仁德天皇的陵墓,建设当初拥有令人难以置信高度的、48米的出云大社,拥有梦幻的水上规划的严岛神社,还有东大寺那强有力的设计等等,实在是为当时人们的想象力而感动不已。热爱自然,纤细的感性的另一面,是在尊敬自然的同时,用雄浑和大胆劈开世界,任想象力飞驰。这是相反的个性,但他们又时而聚集、时而对抗,我想这些就是日本文化的个性吧。

ESQ:现在你在设计什 样的新建筑呢?

安藤忠雄:现在的世界中渗透了经济学的原理,要完成一件能留在人们心中的建筑是非常困难的。建筑应该能述说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希望。在经济优先的社会中,建筑家存在的意义慢慢变得越来越薄弱,很可惜呀。今早我去探访了上海保利大剧院的现场,如此之难的项目在顺利推进,我深受感动。我知道周边的反对和施工的难度为建设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业主团队和建设者们用自己的荣誉感来跨越这重重困难。我相信这是与经济原理无关的,人们心中的热情和执着,一定会创造出永留在人们心中的建筑。

ESQ:如何捕捉现代城市和建筑的状况呢?

安藤忠雄:我们必须对这样的荣誉感作出自己的回答。最近的一个项目,是在被称作直岛的一个岛屿上,规划一个ANDO MUSEUM。在直岛上,有直道之家美术馆,南寺、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等项目,前后25年共着手了8个项目。

包括直岛在内的7个岛屿,作为会场,迎接了参与2010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众多游客,我非常惊讶。作为业主的贝尼塞公司负责人的福武总一郎,我是在1988年遇到他的。那时,第一次听到福武先生谈及要将直岛建设成艺术之岛的计划。当时由于工厂排出烟硫酸气体导致岛上绿化净失,直岛变成了什 也没有的秃山。在这样的荒岛前,听到“要把美丽的大海和优美的环境还给直岛,让她成为世界一流艺术家的竞技的场地,让直岛改变来访者的价值观,磨砺来访者的感性”,我的理解是痛苦的。但是福武先生说道,人生存在世界上,真正孕育出的不是财力,而是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坚强信念。所以我决定为福武先生的气魄和精神赌上一把。在规划发表的当初,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但是现在,伴随着来岛上探访的人增加,岛民自发的民宿,餐厅等也慢慢开始红火,大家对自己的岛也慢慢有了自豪感。不能忘记的是建设公司的努力。22年来一直在直岛工作的现场负责人,汇聚了一些自豪感很高的建筑匠人,终于将一个有一个高水平的,具有紧张感的建筑带给了大家。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为期3个月,总计90万人到访。人的思想如文字般可以穿透岩石,移动高山。这是福武先生在工作中教会我们的。

另外,我回顾自己的项目,在全力实现建筑的同时,总有一些对我表示理解和支持,并赋予我勇气的业主站在我的身边。

ESQ:这 多年了,你对建筑的理解是什 ?

安藤忠雄:我时常会说“建筑孕育和改变场所”、“建筑赋予街区健康和力量”,我感觉建筑在其作为物体存在的基础上,有着我们更期待的内涵。这或许与当今极端傲慢或追求轻便的时代特征不符。但是,即使这样,我依然相信建筑,为了拥有梦想一起前行。只要存在给予我挑战机会的业主,我就依然会继续在我坚信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