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逐步改革的大院、平稳发展的境外建筑事务所不同,这10年间变化最大的当属在2000年之前很少出现的中国民营建筑事务所。它们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迅速崛起。它们与传统大院同台竞技,成为目前中国建筑界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民营建筑事务所活力尽显
庄惟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市场不断开放,一些中小型民间事务所和设计公司慢慢涌现出来。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政策开始惠及民营建筑事务所。于是,近几年来民营建筑事务所绽露出非常强的活力。

民营建筑事务所接触了一些大院不愿做的小项目
民营建筑事务所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拿到了诸多如亚建协大奖、阿卡汗奖等国际知名奖项。“这在改革开放这前是无法想像的,改革开放初期也没有现在做得这么好”。
不过,在崔愷看来,民营建筑事务所的出现更多的是市场的选择。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业主、开发商等对项目往往有着不同的定位。因此,对于一些自己有特别需要、有特色的项目,很多人乐意与小型民营建筑事务所合作。
小项目与小事务所的结合
一些非常个性化的事务所,如比较有名的北京标准营造、都市实践等,目前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不过,崔愷认为,这无关体制,而关乎主创建筑师的背景和价值观,以及建筑师个人的追求。
与崔愷的观点类似,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越认为,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小项目与民营建筑事务所的结合成就了民营建筑事务所的发展。他认为民营建筑事务所实际上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一方面,民营建筑事务所接触了一些大院不愿做的小项目,而小项目在中国市场上很多。在建筑艺术上有新诉求的业主基本上来自民间,例如一些收藏家建自己的私人博物馆,基本上不会找大院,而是找灵活的民营建筑事务所。
另一方面,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民间确实有一批相当有水平的建筑师。胡越说,很多人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在意识、信息的获取、语言沟通方面都更具优势。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成立的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不久后接到的第一个项目——北京华润置地广安门生态展廊。这个面积仅有440平米、只用了4个月建起来,使用时间也只有2到3年时间的临时建筑,建成之后马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董功说,业主当时选择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一个主要原因,正是希望在这个项目里更多的融入如对临时建筑建造的更积极地理解、垂直绿化墙体的尝试应用等一些有意思的理念和技术,来体现他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追求。

本土建筑事务所获得了健康成长的契机
小事务所开始承接大项目
之前受体制、实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与传统大院和知名境外建筑事务所的竞争中,民营建筑事务所往往拿不到重大项目。不过,目前这一状况已经有所改变。
庄惟敏介绍说,现在民营事务所已经陆续参与到一些大型项目中。一些大的私营设计公司开始涉足大型公建市场,例如中建国际(简称CCDI)做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项目。此外,CCDI还参与了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楼、迪拜棕榈岛等众多地标性项目的建设。
庄惟敏说,由于民营事务所的参与,市场变得更加活跃,非常具有新意。事实上,小建筑事务所参与大型公建项目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了。与上世纪末就已经成立了的家琨建筑、马达思班、都市实践等这些在近10年里规模不断壮大的老牌民营建筑事务所不同,XD建筑师事务所在2009年9月中标武汉辛亥革命纪念碑项目时,距离其2008年10月成立还不到1年的时间。
“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以前中国的许多项目都是国外建筑事务所在做,而现在这个现象在一些重要城市正在发生变化。北京、上海已经慢慢进入理性状态。经过这10年的发展,甲方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应当与什么样的团队合作了。这提供了一个土壤,像我们这样的本土建筑事务所获得了健康成长的契机。”XD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徐东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