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见证时代变迁的建筑  > 正文
老合肥的“苏式”建筑
发布时间: 2013-10-23   来源:网友柠檬投稿 

建筑20世纪五十年代的合肥工业大学主楼

长江中路上东西向坐落着两座具有浓浓“苏味”的建筑:通体纯白的省政府大楼,和正在改建的长江饭店。在老合肥们的眼中,这种庄重、宏伟、方方正正的“苏式建筑”,已与他们过往生活的细节点滴,一同镂刻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会渐渐褪色,却永不消失。

“苏式建筑”全称“苏联式建筑”。典型的苏式建筑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这种形态的苏式建筑,在合肥市比较常见。

当你漫步在宽广的长江中路上,视线穿过省政府大门,会看到一栋纯白色的建筑物,它具有典型的苏式建筑特征。

顺着长江中路往西走,过了两个岔路口,便又到了印满老合肥们记忆的地方——长江饭店。“想当年,我还去过那里吃饭呢!但没在那里住过啊。”爷爷辈的老人,跟笔者谈起它时,兴奋异常。位于长江西路和桐城路交叉口的长江饭店,也是一座典型的苏式建筑。此时,它裹着一层结实的“青帷”,原先那嫩黄敦实的仪态已很难窥见。当青帷卸去,长江饭店以新姿态展现在合肥人面前时,是欣喜,还是……

苏式建筑多以红砖、白墙为主;墙体厚,楼层高,也是它们的一大特征。这主要是由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所决定。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厚厚的墙体有利于防寒保暖。所以说,在苏式建筑里办公或者居住,都很惬意。不仅可以呼吸异域风情,更可以感受着无生命的砖石水泥带给人们的或温暖或清凉的慰藉。

合肥虽然是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但遗留下来的“古气”却不多。环城南路的包公祠、霍邱路的城隍庙以及步行街上的李鸿章故居,这些零星的徽派建筑,很难充分体现皖南的那种黛瓦白墙、安静纯朴。合肥有几处欧派建筑,但集中于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的教堂式建筑,很难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欧派建筑。这样看来,合肥的苏式建筑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建筑,还算比较多的。仍然存在着的有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楼、安徽大学教学楼、省政府办公楼、省博物馆等,还有已经消失了的中苏友好馆、光明影都、合肥饭店、华侨饭店等等。

在已经消失了的苏式建筑中,中苏友好馆和光明影都是由前苏联人亲自设计和参与建造的“纯血统”苏式建筑,其余的大多只是仿照前苏联建筑的风格,并没有前苏联人参与设计与建设。而令人扼腕的是,两处“纯血统”的苏式建筑在发展的潮流中,前者几经改建,容貌大易,变成了后来的安徽电影制片厂;而后者也于2008年3月被拆除改建。

合肥的苏式建筑,基本上都是建造于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候,中苏关系正经历着“蜜月”期。苏联以“老大哥”的身份,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我们关怀与帮助。我们也兴起了一股学习苏联的热潮。

那时,我们连穿的衣服都是苏联印染的蓝色大花布;那时看电影不兴看美国大片,看的都是苏联式爱国主义电影;不说“I love you”而讲“ya tebia liubliu”;没有“高富帅”和“屌丝男”们,有的只是“保尔·柯察金”式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建筑上,也都以苏联风格的建筑为潮流,认为这种建筑是美的、时尚的、值得模仿的。当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仿制苏式建筑的热潮时,合肥也不例外。现在合肥的十几处苏式建筑,都是在那个时候建成的。所以,合肥苏式建筑集中诞生在上世纪50年代,后来就没有再兴建苏式建筑了。

散落在合肥的大大小小的苏式建筑其实不少。将它们全都加以保护,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关于苏式建筑的保护,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符合文物级别的建筑物,通常文物保护部门会将之冠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予以保护。合肥文物管理处的路副处长介绍,“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即可称为文物。合肥的苏式建筑中,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处: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大楼、合工大主教楼、安大龙河小区教学楼、安大龙河小区图书馆、安农大主教楼、省博物馆陈列大楼——这就意味着任何与文物相关的活动,都要报批省一级部门,且省一级部门会拨款保护该文物。

作为文物的苏式建筑,可以很好的得以保护,那些没有成为文物,却仍有着浓厚历史意义的苏式建筑,如何长存呢?长江饭店和合工大老校区“老1号宿舍楼”的改造,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长江饭店将改造成为一个定位为“回忆型历史文化街”的商业区,保留长江饭店苏式建筑主体;合工大老校区“老1号宿舍楼”,则被改建成一个校园文化景观。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下了一份历史的记忆,供后人瞻仰与思考。

合肥的苏式建筑产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它的兴衰,牵扯着意识形态,这是宏观上的。而对于老合肥们来说,他们会津津乐道于曾经的长江饭店是多么的气派、壮观,曾经的光明影都又是多么热闹非凡。老合肥们不想让那些令他们难忘的场所,变成只能够在泛黄照片中追思的影像;不想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对儿孙们描绘老合肥苏式建筑的高大、雄伟;不想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变化得太快,以至于压抑不住内心的陌生感……而小合肥们,也不想自己生活在一个被复制了的城市中,那个城市没有历史,没有过去,有灰蓝的天、高高低低的新楼、宽阔的马路、喧嚣的车、疾行的人。

责任编辑: El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