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别墅设计,别样的精彩  > 正文
密斯·凡·德罗的吐根哈特别墅
发布时间: 2013-04-17   来源:网友林林投稿 

历史意义

吐根哈特别墅是密斯在欧洲的作品中最具权威的作品之一。他的革命化的观念不仅改变了住在内部的传统安排而且还引进了外部简单设置的潮流。现如今吐根哈特住宅被称作“布尔诺城市的唯一标志。

吐根哈特别墅位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坐落在面南的绿草如茵的坡地上。建筑主体共有两层,另有一个地下室。而住宅的正立面,也就是住宅的向南的一面,有一个大花坛。因此大部分的私密性活动空间——卧室等均放在二楼。它的周围是露天活动平台。一楼则因地形而营造了一个通透空间,使人们可以从中欣赏美丽的室外景色,视野开阔,心情舒畅,并有融入大自然的冲动,平台和踏步可以直接通向花园,这也是吐根哈特别墅最出名的地方。

因为地处公路旁的坡地上,所以吐根哈特别墅的主入口和车库入口均在二楼上,也就是朝向北邻街的立面。人们进出或穿越住宅是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层次感,这是地形造成的,密斯也正是利用了这点让建筑空间不只停留在平面上。

平面分析吐根哈特别墅是密斯的流动空间的继续。他的特点主要是在棋局部分的空间处理和室内材料的运用。

密斯通过使用落地的玻璃使墙的概念更加模糊,从而产生不同的室内感受。我们发现私密空间让位给流动空间,通过落地窗我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给沉浮的心得以平静。

立面分析一楼的窗的面积明显大于二层窗的面积,而且一层是规则的整块落地玻璃。这就表现了吐根哈特的特点:一层面向花园,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形成开敞的大空间,二层则主要集中私密性的居住空间,所以窗的面积小。

交通体系

交通空间放在建筑的四周,既不破坏空间的流动性,同时给人一种跳跃感。同时由于坡地的原因,建筑的二层坐落在公路上,从这我们可以直接出去。所以密斯把停车房放在二层,这样方便出行。这就决定了吐根哈特住宅主要由二层临街入口为主入口进入,再经主要交通弧形楼梯下到一层,一层有平台踏步可以直接进入花园。

感悟大师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无论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彼得。贝伦斯手底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所……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筑思想体系。直至现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密斯风格追随者还在引申和发展这套理论。

作为一个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都离密斯很远的中国学生。我对密斯最初与最深的是那大片的透明玻璃墙,轻盈的结构体系,深远出挑的薄屋顶,似开似闭的空间印象。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Less is more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

空间分析

吐根哈特住宅中的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

在稍后于德国馆的吐根哈特住宅中,密斯再次成功的应用了"流通空间"思想,住宅底层的起居部分是建筑的精华。在开敞的大空间中,客厅与书房以精美的条纹玛瑙石板墙分隔,餐室部分以乌檀木作成弧形墙,于是,书房,客厅,餐室,门厅作为起居的四个部分被划分为互相联系的空间。内部流通的空间同时又被玻璃幕墙引向花园,室内详室外延伸,室外向室内渗透,"流通空间"再次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 "全面空间",或称为"通用空间"、"一统空间"是密斯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我认为这是从"流通空间"中发展而来的。在"流通空间"中,大的空间被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贯通的小空间,当我们把其中的隔墙移走,留下来的将是一大片空间整体。在这片空间中,我们可以随意布置,将其改造成任何。

正如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构件但我们并不能直接看懂密斯赋予这些构件所构筑的空间的内涵和期望一样,我们看到的密斯只是别人为我们勾勒出的平面形象,只有当我们把自己放入密斯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与密斯同行,聆听密斯的教诲,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他的这些思想会影响二十世纪的大半时间,今天,站在遥远的东方,向远行的密斯挥一挥手。我这个普通的年轻人所能理解的实在太少,只有借着这挥手表达我对大师的敬意。同时,也因为着遥远的距离,使我能够远离大师的阴影去观察他,阅读他,思考他。或者说,密斯和其他的建筑大师一道为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以后踩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从这条道路走过并最终走出我们自己的路!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