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网:在您以往的作品中,哪一个印象最深刻?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白林:我们的项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江苏省吴江东太湖新城规划。为什么是这个项目呢?因为这项目的前前后后有许多精彩故事可讲。可以从学术角度讲,可以从设计手法角度讲,也可以从设计费角度讲。总之可简要概括为:“以陪标的身份参加,以第一名的成绩告捷。被不讲理的政府赖账”。最值得我们吹牛的地方是“运用中医的思想方法作出的设计,可以击败国外大名鼎鼎的公司。而且让他们心服口服。”目前,最头疼的地方(可能也是最值得吹牛的)就是用更加“公开”的手法要账问题。
作品意义:用现代建筑语言与世界(多国)庭园语言结合,完美诠释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天地人和,包容世界”的设计理念,以此表达出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现代与传统结合、中国与世界融合、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的建筑观,体现“建筑是思想的容器”的建筑观。
构思特点:设计秉承 “天地人和,包容世界”的设计理念。圆形的中心庭院寓意着与天对话空间,放射的建筑布局对称中有变化,而由建筑布局所形成的七块形状各异的庭园空间,又引入了世界庭园(七国经典庭园)的概念,使得整体的空间框架体现出,建筑与环境、规则与自由、中心与分散、开放与包容、天地与自然、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浑然一体的基本结构、形成了本方案的基本构思特点。
1.空间结构:轴对称与放射性结合,圆形内院与放射性花园景观结合。
2.交通结构:外环,内放射结构。
3.建筑布局:公共圆形广场为中心布置行政办公中心,内部集中对外服务,有效提供工作效率。六大科研机构采用条形模式,呈发散状与圆形行政核心区相连,形成科研办公一体化的现代办公模式。空间使用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打破传统模式,创造多样性内外环境交错空间。
景观环境:借鉴世界经典的景观设计案例,融合东西方庭园风格,将中、英、法、美、德、日、意七国庭园景观有机地植入建筑之间,使建筑与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而创造出空间层次丰富的科研办公环境。其中入口广场巧妙利用法国庭园,规则对称的 几何构图,营造出入口的严谨与开放的迎宾氛围。中央广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圆地方”的概念,设计为圆形广场与方形铺地,同时中心广场中采用膜结构,巧妙地通过光影的明暗变化体现了“阴”与“阳”对立 统一的空间关系,同时丰富了建筑形态。景观环境分散布局,强调均好性,最大限度地将绿色的景观环境引入建筑,使休闲与办公融合,从而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境界,办公休闲劳逸结合,惬意舒适,激发创新、提高效率。
畅言网: 您十分勤于教学和研究,对于教师和建筑师角色您更喜欢哪一种呢?您怎么评价工作室建筑师角色呢?商人,建筑师,或是管理者?
白林:教师——建筑师——研究者——经营者,每一个职业都是很有意思、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单独地想做好做出色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方法正确的话,完全可以结合的很好。这里的关键是理念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
建筑师职业本身已经就是一个很有意思、很能挑战男子汉能力的一项工作。但是,我却发现了对自己更有意思、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培养建筑师。
从个人兴趣来说,比起做建筑师我更喜欢做教师,做培养建筑师的教师。建筑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但是我觉着教师是比建筑师更具有挑战性。建筑师主要是和“物”打交道,而教师是和“人”打交道,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物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而人是多变的。做一个好建筑就是一个,而培养出一个好建筑师能做出无数个好建筑。对社会对行业贡献更大。建筑设计是一个专业人士都很难生存的领域,把一个非专业人士培养成一个建筑师,这是多么困难,多么需要耐心,多么具有挑战性!
发现和培养建筑大家人才应该是建筑教育者的理想和梦想。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个好的教育者的艰难,真正的教育者其实是一个很残酷的职业。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中不但要教授技能、知识、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被教育者,甚至都很难打动当今的年轻人。不付出真实的情感,就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家,付出情感你就准备着被深深地伤害。只有勇敢地面对情感被深深伤害的而仍不退缩的人才能做真正的教育家。这是我十多年来的切身体会。
通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学者建筑师“培养人才——做作品——事务所生存”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的理论和方法。在人才培养成果方面,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将非本专业学生培养成了能够组织完成较大项目的复合型人才,该员工至今在所工作七年,现担任项目负责人。另将在校设计能力交差的学生用三年时间,培养建筑、规划、景观设计全能,考上研究生并获得优秀论文奖,现在入职某大型设计院担任主创设计师的人才。
在作品方面,我们是中国少有的小型而具备跨界设计能力的公司。具有建筑方案、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特殊造型、综合策划、交通规划等多种类型规划设计的能力。我们完成的许多项目都是时间紧、任务难、责任大、要求高、困难多、挑战性强的项目。我们在国内外大型投标中都曾获得不凡佳绩。
在经营方面,虽然从盈利角度,我们并不算一个好企业,还有许多要改进。但是,能够在中国恶劣的微小企业生存环境中存活下来,能存活十年,说明我们大的方向、路线是正确的,基本理念是合理的,理论和方法是有效的,事实证明我们是有实力,有能力、有水平的。
在社会责任方面,作为学者建筑师我们深知,在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外,还应该承担不同于其它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不但应该体现出教师、建筑师、规范经营者的基本职责,还应该在本专业领域里承担起——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比如,从学术角度批判一味地崇洋媚外(只请洋人建筑师的做法)思想;比如,公开向不良政府要账;比如,超越自身利益为社会为行业培养人才;比如,抵制行业靠行贿拿项目的不正之风;超越甲方,超越自己,谋求更公众的根本利益;向地震灾区捐款。等等。
在事务所经营上,提出“不在揽活上斗心眼,只在干活上动脑筋——真不二价”。“想做好作品就不要太商业化。”的经营理念。
在培养人才上,提出了“不在薪酬上太计较,只在技能上下苦功——德行磨练。”“想成才就不要太世俗化、太功利化。”的成才理论。——在实践上,我们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获得了许多经验教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