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朱世和:六大学科群打造“城建人才”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院长谈建筑人才培养之道
发布时间: 2010-06-0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学生实践

毕业设计“跨专业” 培养“大建筑”概念

笔者:“动手能力强”是城建行业对建筑类高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上,城建学院有何做法?

朱世和:我们的学生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外,会在课内外都有一些实验和实践教学,目前我们校内各基础、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条件相对完备,同时我们还有1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我们的建筑学等专业实行“2+2+1”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即2年基础知识学习,2年专业课学习,1年在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实践。在学生的实习实训和设计实践中,我们都聘请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完成一个建筑项目,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尤其是建筑行业,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要求更高,而且这种合作往往是多专业的人员的合作。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从今年开始,我们在毕业设计环节做了一个尝试,改变了以往学生在专业内做毕业设计的办法,如学土木的跟着土木的老师做设计,学建筑学的做建筑的设计。今年,我们尝试打乱了原有专业的框架,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去完成一个大的综合项目,好比组成了一个小型的设计院,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任务去协调和合作。这样的毕业设计形式,让无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脑海中都有了一个“大建筑”的概念,而且还可以提前进入团队角色,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