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北京街区:再生的可能
发布时间: 2010-03-02   来源:网友Sneekyboo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62009年6月,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广场。雷姆•库哈斯、弗拉维奥•阿尔巴内西、朱锫、马清运,由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知名建筑师组成的工作团队聚集北京,为北京提交一篇“命题作文”的答卷。这篇“命题作文”的主题是“再生策略:北京旧城”,而题材是北京西四北街。在实地考察、分析、思考和设计之后,各位建筑师都要拿出自己的文章。

历史的再生

尽管这 11 种方案目前还是 11 种可能,还未能进入操作实施阶段,但它们代表了建筑师们对历史街区再生的新思考和新探索。
历史街区的再生,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世界性潮流,成功的如东京、纽约、马德里、伦敦、米兰诸城市,通过将衰落历史街区与当代创意产业的嫁接,实现了历史文化区域空间价值的增值。

南锣鼓巷 北京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 保护较为完整(图片来源:百度)


       “北京旧城保护经过多年波折,现已成为官方和民间的共识。到目前为止,北京旧城再生尚没有成功的模式。”史建表示。在中国,历史街区的改造也在逐步展开。但在大多数城市,改造不是推倒重建,就是把建筑全部仿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特定样式。例如一些曾经成为外国殖民地的城市,因为尚保留有不少殖民地风格的建筑,规划决策者就要求新建建筑必须带有殖民地时期建筑风格的特殊符号。 
        王府井大街被改造成了纯粹的现代化商业街道,仅保留了一两个历史文物作为象征性符号。1999 年完成拓宽改造的平安大街则被仿建成明清古街样式。但是,这条有“第二条长安街”之称的主干道,由于“假古董”的嫌疑、严重的交通拥堵、没有过街天桥、无法停车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于其改造成败一直存有众多争议。业内人士认为,全长 7000 米、平均路宽 30 米的平安大街,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教训。决策者的初衷是既想完善其交通功能,又想发展其商业功能,还想突出其文化旅游特色。但最终的结果是 3 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机动车道拥堵、人行不便、店铺生意冷清。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道出个中原委,平安大道拓宽时,“北京市的商业发展规划不是由主管部门说了算,而是由一些政府官员,最主要的是由房地产开发商起作用”。“真正懂建筑的人在北京的旧城改造中,一直是失语的。” 近几年,北京旧城改造的状况有所好转,以西城区为例,着力发展的金融街、西单商业中心区、中关村德胜科技园、西外旅游商务区、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区和阜景文化旅游街六大功能街区,已经成为西城区的 6 张名片。

“北京的旧城改造已经进行了约 20 年,可以说至今还没有完全找到一条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同时激发了街区活力的途径。现在,西四北地区的商业街再造主要是指西四北大街的综合整治,初步思路是尊重旧城胡同肌理、更新西四北大街原有商业布局、塑国际品牌商业街,并将商业区域引入与大街并行的内侧,形成与胡同尺度相当的、纵向的、复合的步行商业街区。”项目策划者表示。 
       “就像针灸一样,只要找准几个穴位下手就可以,当这些‘穴位’被刺激之后,就能激发整个身体。而城市和人体一样,有自身的生长和自我调节功能,‘穴位’被激活后,将逐渐重新焕发活力。”史建强调,这些要害的“穴位”并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关联的组织方式,体现的是政府、建筑师、原住民、开发商四者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