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建议修改杭州历史街区保护模式 留住原居民
发布时间: 2010-05-27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白天,老墙上随处可见新涂鸦的作品,色彩鲜艳让人心态放松;夜晚,老街居民亲热地聊天纳凉,一幅“百无顾忌”的自由天堂。这是整治后的思鑫坊,即将呈现给杭州市民一幅特色历史街区的市井生活微缩图。未来上城区将成为彰显杭州历史特色的典范。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模式要改革了。”昨天召开的“上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汇报会”上,杭州规划局总规划师刘晓东直言不讳。

他指出,杭州历史街区保护将经历三代历程:以清河坊为例的第一代历史街区,原住居民全部外迁,全新打造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不再强制外迁居民,而是鼓励外迁,允许回迁。

 “如今,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留住这些原住居民,让他们凭借多年的生活经验,成就一条活色生香、充满市井气息的历史老街。"刘晓东说。

思鑫坊要向“田子坊”看齐

刘晓东认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要创新,首先,不能让政府来统一业态,而是应该由原住居民自由发展。

 “湖滨区块思鑫坊,因为靠近龙翔桥、延安路等商业繁华地段,区块业态纷杂,老底子的风貌几乎丧失。但这一带人气很旺,如果统一规划、管理,就再也找不到那种市井味了。”刘晓东说,政府负责对老建筑修缮、保护,经营权则全部交给居民打理。比如,上海赫赫有名的“田子坊”,展现不一样的里弄风情、马路集市,成为大众消费的场所。

据了解,思鑫坊属于近代民居保护区,北起天长小学南围墙,东起孝女路,西至提寺路。辖区内还藏着“徐宅”、“承德里”等9处鲜为人知的建筑群。

三年完成历史建筑保护任务

上城区是杭州历史文化遗迹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城区。2002年,杭州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就是先从上城区入手。截至目前,上城区已完成34处历史建筑修缮。

据介绍,今年上城区将重点实施思鑫坊、泗水坊、五柳巷、安家塘、元福巷等历史街区的修缮保护,共计10万平方米。这些区域,大都是清末民初建造,具有住户多、区块违章搭建多,历史风貌淹没严重等特点。

 “今后,这几条历史街区的院落形态,界碑都要重新保护,并延续街区传统风貌。杭州力争三年完成全杭州历史建筑保护任务。”杭州市人大主任王国平说,杭州历史建筑要代代相传,上城区承担了大量的历史遗迹保护工作。未来,上城区要像山西平遥、丽江古城一样,成为彰显杭州历史特色的典范。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