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文化底蕴,而把城市建设搞成水泥森林,灵武这座历史名城就毁了。”灵武市建设规划管理局局长李扬日前表示,说出了数年前灵武人的忧患。近年来,灵武市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景观主轴线打造唐韵建筑,将文化内涵与现代城市发展完美结合。

灵武市西湖公园(图片来源:百度)
灵武既有一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3万多年前的水洞沟古人类遗址,更因1300多年前唐太宗与数百名少数民族部落会盟与此、安史之乱中唐肃宗在此即位而名垂史册。近年来,灵武市跨入 “西部30强”,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区之一。如何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一直是灵武市委、市政府思考探索的大事。
从2006年开始,灵武市先后组织专家论证、民意代表听证,收集民间建议,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定位规划设计,最终将城市风格和功能定位为“唐韵、枣乡、绒都、生态”,聘请西安大唐芙蓉园的设计师设计了唐韵风骨的核心建筑——灵州兴唐苑。兴唐苑依西湖公园改扩建而成,水域宽阔、绿树成荫,其中会盟楼、唐王登基台等再现了历史场景,1.6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群创下了宁夏之最。兴唐苑、高庙、鼓楼等古建筑群周围的西湖名邸住宅区、市妇幼保健院、灵州商厦等建筑,在风格、主色调上与唐代建筑相得益彰,通过红墙灰瓦、楼顶起翘等建筑元素,再现古都唐韵,实现了景观的集约化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