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仿古建筑、悦耳的琴箫合奏、精彩的书法表演……扬州案例馆吸引了诸多游客的目光。
目前,江门市不少地方都在进行“三旧”改造。陈白沙纪念馆旁边的田心村改造工程,近来更是成为市民、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江门市的“三旧”改造该如何进行,世博园扬州案例馆的展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拆除式改造是灾难
美丽的仿古建筑、悦耳的琴箫合奏、精彩的书法表演……位于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扬州案例馆吸引了诸多游客的目光。但作为一个带着任务而来的笔者,最具吸引力的则是扬州市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简称GTZ)合作的扬州传统名居修缮工作。
GTZ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对住房、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对废水和垃圾处理也相应变得更加困难。
这种迅速的都市化不仅对环境造成可怕的影响,文化的大量流失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许多地方,老城区已经完全消失,其目的大都是为了修建那些用于满足住房需要的建筑和体现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交通道路。简单的刻意拆除式改造政策是灾难性的。老城区的居民会因为这种政策担心自己居住的房屋会变成掘土机下的牺牲品,而拒绝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进行修缮。
让屋主参与保护之中
距离上海200公里的江苏扬州,基础设施陈旧、水路航道超负荷、卫生状况较差。同时,人口和经济都在膨胀。当地政府部门认为必须提出一项针对现状的解决方案。于是,这里的人们决定在这座城市进行可持续的生态发展建设。
为了保护这座城市中具有特色的老街老巷不被拆除和破坏,城市管理部门推行了一项参与性的政策。老屋中的人们可以继续留在自己的住处,同时参与修缮和现代化改造。
最初计划拆除老街巷用于修建主干道的方案被彻底制止。取而代之的是由一批高级专家组成的领导团队负责的老城区改造工作。在修缮的过程中,老屋的居民成为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计划,居民提供了部分的改造资金并与施工人员共同工作。当地政府则对此提供其余部分的资金,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扬州文化街是扬州老城区改造的成功范例。修缮工作使许多建筑文物焕然一新;老屋的大门和窗户以传统形式进行修葺;道路用碎石铺设;水管和污水管都进行了相应的修缮。
这样的结果是老的街巷除了保留其外观和功能外,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都维持不变,也让老街区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将高科技融入老建筑
笔者在这里发现,扬州的旧城改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修旧如旧”。通常老城区的房屋面积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在老屋的市民生活质量低。简单的“修旧如旧”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扬州市与GTZ合作制定了城市综合提升战略,用以指导未来10—15年的老城更新过程。这一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改善住房条件和基础设施、发展地方经济和旅游业、提升公共服务和遗产管理的建议和计划。传统建筑中的节能措施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采用创新性绝缘系统对地板、外墙、房顶实施隔热保温。在朝南的窗户上使用低导热的PVC材料,采用双层镀膜低辐射玻璃窗户,使得房间在冬天可以吸收太阳热量。在房顶上方搭设遮阳棚,用于夏季降温。
同时他们还使用再生性措施,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太阳能收集系统,用于冬季供暖。在地基下使用地热交换系统,在夏季时将房间内的热量导入地下,用于降温。在地板和墙面设立通风口,在夏季可以自然通风。
这样的做法不但能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还十分节能环保。
联合国人居署的居住和移民规划项目,一直都在关注那些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作出积极卓越贡献的城市,并且专门设立了“联合国人居奖”。2006年,扬州获此殊荣。这一旧城改造项目,唤醒了人们对保护旧建筑物的关注。
如果我们能参照这一做法,应该能够保留我们城市自己的独特风貌。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梅伟强:
江门有四个区域非常具有保护价值
目前正在进行的上海世博会中,世博园扬州案例馆展示了扬州旧城区改造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拆除式改造政策具有灾难性,推行让屋主参与保护和建设的政策,以及将高科技融入老建筑。在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上,我们不应该学佛山、东莞,而应该好好学学苏州、扬州,尤其是学人家留住城市灵魂和历史韵味的眼光。
据说江门“三旧”改造中有30多个点,我认为,江门有四个区域非常具有保护价值,即作为城市发源地的墟顶街一带,作为江门第一个市政府诞生地的石湾直街一带,西方进入江门的桥头堡、象征中西文化开始结合的北街一带,以及岭南建筑骑楼成群的长堤风貌街一带。这些区域是江门城市的命脉、文脉,反映江门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地方,如果“三旧”改造涉及这些区域,特别需要平衡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规划、城建部门需加强与文化、博物馆等单位的沟通联系,这样才不至于“一推了之,悔之晚矣”。总之,城市现代化不是单靠高楼大厦来体现,更应该留住那些祖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让城市有灵魂,让市民有回忆,有思考。
我还有三点要说,一是据我所知,台山、开平、鹤山等市都已经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恳请蓬江、江海两区文化部门也及时公布,让广大市民、开发商知道哪些是有历史价值的、需要保护的、不能乱动的建筑,“三旧”改造前,我们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家底摸清;二是明确各改造区域的功能,让市民监督其功能设置是否合理,周围是否有配套齐全的设施,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白沙公园周围要是都建高楼大厦,湮没在一堆钢筋水泥群中,何以体现其“江门之宝”的地位?三是恳请有关部门重视,以后涉及类似情况可否多听听专家、市民意见,我们不是刻意制造麻烦,的确是因为江门作为一个历史并不算太悠久的城市,真的很需要这为数不多的值得骄傲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