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什刹海的科学改造
发布时间: 2010-04-27   来源:网友Andy2073投稿 
一个城市之所以著名并不在于它有什么酒店、什么大街、什么豪宅,而是拥有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样的自然人文景观、什么样的艺术家。只有放大“人”的因素,强调人性化的设计才能叠加起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个城市的幸福度,这才是一个城市的根基。

4月底的什刹海绿意盎然,碧波荡漾。来自美国的Kem在后小井胡同的一间普通平房里已经租住了半年。“我喜欢这里的北京,这里住着很舒服!”他用有些蹩脚的中文向笔者形容着自己的生活。

和Kem拥有相同感受的还有什刹海附近的老邻居。近日,什刹海环境整治项目一举夺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颁发的2009年度“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每天都在湖边遛鸟的张大爷也知道这个消息,在他看来,获得人居奖就是告诉人们,住在这块地方是件幸福的事情。“我家的胡同,出门就有水、花鸟和园林,比起外面的高楼大厦,什刹海才是我的根。”张大爷自豪地说。

 

春末初夏的什刹海边 微风轻抚垂柳(图片来源:www.izy.com)

什刹海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从元代起,什刹海便是漕运和商业中心。明清时期,很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都竞居于此,因此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观。

“只要走进什刹海,你就会感觉时间仿佛变慢了。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自在。”北京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说,人民大学做过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由于什刹海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丰厚的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成为北京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宜居场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的日益增多,对什刹海自然景观的破坏也在加剧。什刹海变得不再清澈,水草腐烂,上面还漂着一层绿漆似的东西。此外,什刹海附近的名人故居,比如后海北沿的宋庆龄、醇王府,张之洞等名人故居等,都面临房屋陈旧,路面坑洼,冬季燃煤取暖污染空气等一系列矛盾。

这不仅是什刹海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全国很多老城区,比如福建泉州市、拉萨市老城区改造工程等面临的难题,此次什刹海所赢得的“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就是为这些地方做出一个表率。

“以前我们的工作大多围绕在如何保护这些建筑上,现在我们才意识到,其实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动人的历史,也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北京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人是城市的主体,如何能使人们更好地生活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最早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它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所考虑的是小到村,大到城市的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特别是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

可如今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这种理念。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鲍世行看来,城里很多所谓现代化的小区,虽然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是却难得拥有几块绿地,相关配套设施很不完善,居民购物都要去很远的地方。有时,一些大型的小区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出都要堵车。在这样的地方,人们看到的只有孤零零的建筑,却没有一个整体的人居环境。

对老城区来说,它们并不代表落后,什刹海就是这样,它毗邻中轴线,共有146.7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就达到33.6万平方米,而且建有王府、寺庙多达30余座,荷花市场开放时有大量民间的、传统的游艺项目及文艺品种。这些都是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最好场所,湖畔两岸及胡同中遍布酒吧、小吃店等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同时这里丰富的民俗文化,老北京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带动了这里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只要对相应的生活设施进行改造就会让人住得很舒服。

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合理地规划和改造我们这个城市,使城市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又不失文化底蕴,是需要决策者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工作就是改造什刹海的环境,但所有做的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什刹海原有的风貌,而是让它焕发出应有的风采。”工作人员说,其实对于很多房子来说,修缮的工作比重建更为复杂,但是什刹海有千年的历史,每座房子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什刹海之所以吸引人,也正是因为这些老建筑和它们的历史。为了保持什刹海古建筑的原始风貌,工作人员和文物保护专家对所有建筑都进行了严格的调查,测算建筑的年代,房屋的坚固性等等,并分阶段进行了综合保护治理工程,将以前居住在文保单位里的散户腾退出来,对房屋进行了修缮,同时将危房进行了翻修,路面进行了大修。

修缮完毕的什刹海老房子除了更加坚固以外,在外表看起来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内部却“面目全非”了。2007年,什刹海启动了“煤改电”工程,直到2009年底,全部101条胡同、3.8万户居民告别了蜂窝煤,用上了清洁的电采暖。根据环保部门统计,仅此一项,什刹海地区每年就削减燃煤量3.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6万公斤、烟尘排放2.7万公斤。同时,什刹海原有的皇家园林、古典园林也开始开放,并且建设了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的现代生态园林。

张大爷告诉笔者,以前,由于游客逐年增多,再加上新建的餐厅和酒吧向湖水排污,一到夏天,什刹海的湖水就像装满了绿漆一样,赶上闷热的天气还能闻到一阵阵腥臭味,但是现在,这潭湖水又恢复清澈了。

街道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说,为了解决什刹海水质污染问题,他们和环保部门配合将一艘多功能的水质净化船引入“海”里。它能够定时定期向水中充氧以控制水上覆面物。此外,他们还聘请了专业人员在水底栽种了特殊的水草用来防治水藻的滋生,并且和意大利环保公司合作,用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抽净湖水,进行了一次整体净化。而“三海”周边林立的150多家酒吧、餐厅的污水排放口也都不再向湖里排污,纳入了市政管线。

Kem也告诉笔者,他在网上曾看到一个帖子,“北京不是马路上拥堵的汽车和刺耳的喇叭声,而是蓝天下呜呜的鸽哨,北京不是步履匆匆的CBD,而是可以和老邻居在街边闲聊的胡同。”他曾经游览过很多城市,为了让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并且保留城市风貌,很多欧洲国家都做了大量工作,在改造老街区的时候甚至会保留临街老建筑的一个立面,而将后面的部分进行重建。因为他们认为,文化是建立在这些可触摸的历史上的,只有将城市曾经拥有过的环境加以适当保存才能让人找到精神的归宿。

鲍世行说,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建设大型的现代建筑,但并不是说哪里的房子多,房子高就代表哪里就是适宜居住的环境。在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中,人是微小化、符号化的,个人的幸福感和精神需求很容易在钢筋水泥中淹没。人们不仅仅需要居住、购物、玩乐还需要文化。一个城市之所以著名并不在于它有什么酒店、什么大街、什么豪宅,而是拥有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样的自然人文景观、什么样的艺术家。只有放大“人”的因素,强调人性化的设计才能叠加起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个城市的幸福度,这才是一个城市的根基。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