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荷兰馆 美好的生活始于街道
发布时间: 2010-05-3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这是一条道路,你可以从此通向任何地方。它更像中国水墨画里那种意境悠远的路,是浪漫的建筑,是你忍不住想要亲吻的场馆。

荷兰馆(图片来源:《世博周刊》)

活跃的创造力来源于社会环境的宽容,在荷兰,这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荷兰人用一条长约400米的8字型街道体现了他们的开放性。明艳的色彩、飞翔的造型都让面积并非最大的荷兰馆夺人眼球。

这条街寄托了设计师约翰·考美林(John K?rmeling)心中理想城市的形象:城市沿着商业街道蓬勃发展,住宅、商业和工业活动在规划明确的区域内井然有序地进行。考美林希望通过他的设计向世界展示荷兰始终走在更宜居、更环保、更人性化的城市发展的前沿。

“快乐街”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城市的微缩图景。28个独立的小房子分列在这条街道上,分别扮演着居住、餐饮、娱乐、商业、工厂等功用,宛如一座沿着商业街道发展起来的空中城市。这里有世界著名的荷兰设计师彼特·海恩·伊克(Piet Hein Eek)倾情打造的由再生材料制成的居室;有利用水、有机废物和阳光种植有机食物的飞利浦家庭小农场;有ASML公司生产的世界上最小的芯片;还有时速可达每小时145公里的高速太阳能驱动汽车,能耐1200摄氏度高温的消防服……

在“快乐街”两侧,还插有许多橙色遮阳伞,上面都有高科技涂层及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收阳光并转化为可供展馆使用的电能。这些都强烈地传递一个信息:荷兰并非在17世纪达到世界霸主地位之后就逐渐没落,而是已凭借其创新能力重新跻身现代化强国行列。

“我希望荷兰馆给游客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如果在这里看到的每一项措施都能应用于生活中,城市生活将是更加舒适和美好。”荷兰展区总代表魏伟励(Walter van Weelden)说。

“创新是荷兰人最擅长的。”在荷兰馆对外的宣传材料上,重点突出了这样一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荷兰人是非常有趣的民族。别的民族喜欢对人介绍说我们国家多大多富饶,荷兰人则喜欢到处对人说我们的国家多么多么小。3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为什么可以如此让我们骄傲?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科技、城市化的领先地位?秘密就在于我们一直不断致力于有效的创新。”

 每一个小展馆都没有门,只有窗,观众不需走进都可以随意参观。入口处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荷兰的特色风景和正在发生的景象。考美林认为,这正体现了荷兰的开放性。考美林不喜欢恢弘的摩天大楼建筑,他对于城市与人的微妙关系更感兴趣。“我希望观众走过这条路,看到每一个展馆,都会从中感受到荷兰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我们简单而实际的快乐。”

  

  荷兰馆展示重点是荷兰在水资源和空间利用方面的高科技,以及在低于海平面环境下生存的经验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