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席卷中国的建设热潮无论在规模还是在速度上都突飞猛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从位于湖北省的三峡大坝工程(造价:246.5亿美元)到上海正在施工建设的488m高的世界金融中心(造价:8.25亿美元),这些正在兴建的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让人瞠目。中国每年在建设上的支出约为3750亿美元,接近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6%。在此过程中,它消耗全球水泥产量的54.7%,全球钢材产量的36.1%以及全球煤炭产量的30.4%。由于有大量的海外资金的投入及地方和中心政府创建一个新未来的决心,建设高潮迭起。上海和北京高矗的新建筑诠释出影响这个国家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历史性转变。但耸入云霄的不仅是建筑,2003年10月,中国将自己的首位宇航员送入太空。这个在25年前还是封闭的、落后的、基本上是农村的计划经济国家,已经崛起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

在上海,新旧建筑毗邻而建,摩天大楼则几乎遍布整个城区(图片来源:百度)
脚踏实地的成果来自惊人的雄心壮志。根据联合国2002年的世界人口展望,在21世纪前20年,中国将有2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一庞大的人口迁移将改变这个国家的城区面积,给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带来负担,但同时也推动一系列建设和经济发展机遇的产生。为所有进城农民工以及由于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后的下岗人员找到工作将是中国改革的巨大考验之一。而一些经济学家称中国将不能继续按目前的速度增长(在去年下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13%),还有一些人警告说速度的丝毫放缓都可能造成这个国家为数百万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的努力付诸东流。
|